
穀物貿易商Bunge第一季盈利跌幅較預期輕微 受貿易緊張推動出口需求
芝加哥消息——穀物交易及加工商Bunge(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BG)週三公佈首季盈利下跌,但跌幅較市場預期輕微,因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反而刺激其產品出口需求上升。
不過,北美及阿根廷的油籽壓榨利潤疲弱,加上海運業務回報下降,令Bunge的盈利受到拖累,該公司錄得五年來最低的首季業績。
Bunge股價在盤前交易中微升1.1%,報每股79.01美元。
由於特朗普推行的全面關稅措施,全球貿易緊張加劇,Bunge及同業如Archer-Daniels-Midland(ADM)與Cargill均面臨盈利壓力。近季來,全球農作物供應充裕,令相關行業利潤空間縮小。
Bunge目前正積極推動收購穀物處理商Viterra,雙方正等待最終監管批准。
Bunge行政總裁Greg Heckman表示:「首季我們受惠於關稅引發的需求及農戶活動時間調整,對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持續執行計劃充滿信心。」
Bunge重申2025年調整後每股盈利目標為7.75美元,但同時下調了其最大業務板塊農業業務的前景預期。若此預期成真,將是Bunge自2019年以來最差的年度盈利表現,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數據。
競爭對手ADM週二亦公布五年來最低的首季盈利,並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調2025年盈利預期。
Bunge核心農業業務季度銷售額按年下跌16.2%,至81.6億美元。
這家總部位於密蘇里州的公司,在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調整後每股盈利為1.81美元,較去年同期3.04美元下降,但高於市場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30美元。
—
對Bunge的看法及市場啟示
Bunge在全球貿易波動中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尤其是在關稅政策影響下,產品出口需求意外提升,這反映出市場對其產品的剛性需求。然而,油籽壓榨利潤的下滑及運輸成本壓力,揭示了農業供應鏈中多重挑戰並存。
Bunge積極收購Viterra顯示其希望透過擴大規模和整合資源來提升競爭力,但這同時也帶來監管風險和整合挑戰,未來成效仍待觀察。
整體而言,Bunge的業績反映出農業行業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的複雜性:一方面需求端受政策影響波動,另一方面成本端則面臨增壓。對投資者而言,這種行業特質意味著必須密切關注政策走向及全球供應鏈變化,靈活調整策略。
此外,Bunge與ADM等同業的盈利下滑,凸顯了全球農業市場的競爭與壓力,未來企業如何透過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及策略併購來提升效益,將成為決定其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對香港及亞洲市場的投資者而言,理解這些跨國農業企業的動態,有助於把握全球農產品價格波動及貿易政策變化帶來的機遇與風險,也為相關行業投資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