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迪士尼與環球影業控告Midjourney涉嫌盜用AI生成角色圖像
星期三,迪士尼(Disney)和NBC環球(NBCUniversal)向美國洛杉磯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控告AI圖像合成公司Midjourney侵犯版權,原因是該公司允許用戶生成包括達斯維達(Darth Vader)及怪物史瑞克(Shrek)等知名角色的圖片,據《好萊塢報導》報道。這是好萊塢影業首次對生成式AI公司採取重大法律行動。
Midjourney是一個訂閱制的圖像合成服務和社群,用戶可提交稱為「提示詞」的文字描述,由AI模型根據描述生成全新圖像。多年來,Midjourney所使用的AI模型被廣泛知悉是基於未經權利人授權的受版權保護藝術作品進行訓練。
訴狀中形容總部位於舊金山的Midjourney是「無底抄襲深淵」,讓用戶得以生成影業稱之為「AI混合物」的個人化版權角色圖片。迪士尼企業、漫威、盧卡斯影業、二十世紀影業、環球影城製作公司及夢工廠動畫聯合提告。
迪士尼總法律顧問Horacio Gutierrez指:「盜版就是盜版,即使由AI公司執行,也不會減少其侵權性。」影業方稱Midjourney透過機械人、數據爬蟲、串流擷取器、影片下載器及網絡爬行器等工具,從網絡下載大量受版權保護內容以訓練AI模型。
訴狀附有大量視覺證據,展示Midjourney生成的圖像與原版版權角色的對比。用戶只需輸入「達斯維達在海灘」等提示詞,即可得到「高質量、可下載」的迪士尼版權角色圖片。影業方還提供了AI生成的尤達(Yoda)、瓦力(Wall-E)、風暴兵(Stormtroopers)、小黃人(Minions)及《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角色圖像。
這起訴訟延續其他創意產業對AI的法律挑戰。今年2月,十多家大型新聞機構聯合起訴AI公司Cohere,指控其盜用文章並製造假新聞。2023年,一群視覺藝術家也對Midjourney提出集體訴訟,指控類似侵權行為。
影業指控Midjourney明知故犯
除了讓用戶生成侵權圖像外,影業方指控Midjourney積極促進侵權行為,例如在其「探索」頁面展示用戶生成的受版權保護角色內容。訴狀指出,這種策劃行為「表明Midjourney清楚其平台經常複製原告的版權作品」。
訴狀還指Midjourney擁有技術手段可以防止生成帶有版權素材的圖像,但公司「明確選擇不使用版權保護措施限制侵權」。Midjourney執行長David Holz曾承認公司「盡可能抓取所有數據、文字和圖像」作為訓練資源。
據Axios報道,迪士尼和NBC環球在提告前曾嘗試與Midjourney溝通解決問題。影業方稱其他AI平台已同意採取措施防止知識產權盜竊,但Midjourney「持續推出新版本的圖像服務」,Holz甚至聲稱新版本生成的侵權圖像「質量更高」。
NBC環球執行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Kim Harris表示:「我們今天提起訴訟,是為了保護所有藝術家辛勤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娛樂並啟發了我們,同時也保護我們在內容上的重大投資。」
這宗訴訟標誌著好萊塢與AI技術間爭議的新階段。Axios指出,過去演員和編劇為保護自己的姓名、形象和肖像權與影業抗爭,現時影業則轉向對抗科技公司,捍衛智慧財產權。包括亞馬遜、Netflix、派拉蒙影業、索尼及華納兄弟等主要影業尚未加入訴訟,但與迪士尼和環球同為電影協會會員。
—
評論與啟示
這宗訴訟是好萊塢對生成式AI技術挑戰的首次大型法律反擊,標誌著傳統內容產業在數碼時代的權益防護進入新階段。Midjourney等AI平台利用海量網絡數據訓練,雖推動創意產出,但同時引發著作權爭議,尤其涉及經典角色形象的無授權使用。
影業方強調「盜版就是盜版」,不論是人為還是AI生成,均應承擔法律責任,這種立場反映了業界對AI技術不受控擴散的憂慮。Midjourney選擇不啟用技術防護措施,甚至刻意提升侵權圖像質素,顯示其在商業利益與法律合規間的矛盾。
此案將成為未來AI與版權法互動的重要參考,法院如何界定AI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及合理使用,將深刻影響創意產業和技術開發的平衡。從更廣闊角度看,AI技術的發展促使法律體系必須迅速調整,制定明確規範,既保障原創者權益,也鼓勵創新應用。
對香港及全球媒體業界而言,這起訴訟提醒我們,面對AI生成內容的興起,必須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監管,並推動建立倫理標準與技術防護,防止創作者權益被侵害。未來AI與文化產業的合作與衝突,將成為業界不可忽視的核心議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