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黃仁勳:向中國出口晶片對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至關重要
在周三與CNBC的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採訪中,英偉達CEO黃仁勳解釋了為什麼他認為向中國出口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是必要的,他表示,如果美國希望在人工智能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與中國的貿易至關重要。
「這可能是進入中國市場最重要的戰略原因」,黃仁勳說。「因為那裡有很多開發人員,而且世界將採用某個國家的技術——我們更希望是美國的技術棧。」
英偉達周三晚間發布了超出預期的盈利和收入報告,延長交易時間內股價上漲。然而,黃仁勳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對英偉達晶片的限制意味著「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實際上對美國行業關閉」。
黃仁勳告訴克萊默,監管將導致英偉達損失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和美國稅收。但更重要的是,他強調,失去中國市場對美國具有深遠的全球影響。歷史上,他說,成功的平台是擁有最多開發人員的平台——而中國擁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
「我們希望世界上每個開發人員都更喜歡美國的技術棧」,黃仁勳說。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他繼續說,「美國的技術棧將在全球範圍內最好地運行人工智能」。
黃仁勳聲稱,英偉達將與川普政府保持對話。
「我們最了解這項技術,也了解計算的運作方式」,黃仁勳說。「我們了解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而且我們在中國已經有30年的經驗,所以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領域,我們將繼續分享我們的專業知識。」
作為編輯,我認為黃仁勳的言論凸顯了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與中國市場的密切聯繫。美國政府對向中國出口晶片的限制可能會對美國企業產生深遠影響,甚至可能削弱美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
此外,黃仁勳強調了開發人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性。中國擁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這意味著美國企業需要進入中國市場,以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
然而,美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也是限制晶片出口的因素之一。如何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將是美國政府未來需要面臨的挑戰。
總之,英偉達CEO黃仁勳的言論提醒我們,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美國企業需要進入中國市場,以保持競爭力。同時,美國政府也需要謹慎處理對晶片出口的限制,以避免對美國企業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