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股價暴跌近7% 因新的出口限制規定 投資者應買入、賣出還是持有?
美國知名金融網站Barchart的記者Amit Singh近日撰寫了一篇關於英偉達(NVDA)的文章,指出由於美國政府實施新的出口限制規定,英偉達股價在4月16日大幅下跌6.9%。該規定針對英偉達的H20芯片和其他高性能電路,實施額外的許可要求,以限制這些產品運往中國和中國註冊公司的貨物。
據悉,英偉達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將錄得高達55億美元的減值損失,這筆巨額減值表明該公司對迅速獲得出口許可證的把握不大。
中國市場風險和監管風險對前景構成挑戰
—————————————–
儘管這並非是全面禁止出口,但許可要求卻對英偉達的短期業績構成挑戰。英偉達尚未公佈與中國市場相關的收入佔比,但市場卻給予高度關注。根據英偉達的財政報告,中國市場在2025財政年度貢獻了171億美元的收入,佔總銷售額的13.1%。雖然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已經成功適應了過去的出口管制。
英偉達曾推出符合美國監管標準的修改版芯片,其數據中心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在2025財政年度仍實現增長。然而,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中國政府可能會採取反制措施,或對英偉達及其供應商實施進一步限制,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英偉達的基本面仍然穩固
————————-
儘管面臨挑戰,但這些挑戰不太可能動搖英偉達的核心業務。該公司在2025財政年度實現了1305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一倍。推動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數據中心業務,該業務收入達到1152億美元,得益於對人工智能(AI)芯片的強勁需求。
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的發展勢頭強勁,未來有望繼續支撐其業績。該公司新推出的Blackwell平台繼承了成功的Hopper架構,並迅速獲得市場認可。在推出首個季度,Blackwell平台就實現了11億美元的銷售額。該平台專為下一代AI工作負載設計,大幅提高了效率,與前代產品相比,推理成本降低了多達20倍,同時提高了性能。
儘管像DeepSeek等新進入者試圖競爭,但對英偉達高端芯片的需求仍然極為強勁。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英偉達的完整解決方案,包括硬件、軟件和網絡功能。
主要科技公司都在大力投資英偉達的AI技術。雲服務巨頭正在部署英偉達的GB200系統,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投資增長了三倍。這一趨勢增強了市場對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在未來將繼續保持穩固增長軌跡的預期。
除了數據中心業務外,英偉達還在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其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工業自動化和醫療保健等領域。僅汽車領域就貢獻了17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55%。遊戲業務此前曾經歷了一些波動,但憑藉新一代具有先進AI圖形的GPU,該業務也有望反彈。企業AI和專業可視化工具也在獲得採用,尤其是在生物技術等領域,英偉達的平台正在助力藥物發現和基因組研究。
英偉達股價前景:強勁業績和分析師信心指向反彈
———————————————
展望未來,英偉達預計2026財政年度第一季度的收入將達到430億美元,同比增長65%,數據中心需求將繼續支撐其業績。
儘管近期出現了挫折,但華爾街分析師們並未失去對英偉達的信心。儘管該公司股價自52周高點下跌了約33%,但分析師們仍維持樂觀態度。平均目標價為173.47美元,較當前水平有約73%的上漲空間。
近期英偉達股價的回調或許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買入的機會。英偉達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和穩健的財務狀況使其具備抵禦短期波動並持續實現穩固增長的能力。
作為編輯,我認為英偉達的股價走勢受到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規定影響,但其基本面仍然穩固。投資者應關注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和多元化的收入來源,而非短期的市場波動。同時,投資者也應注意監管風險和市場競爭對公司的影響。總體而言,英偉達的股價具備反彈的潛力,但投資者仍需謹慎評估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