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因美國AI晶片出口限制錄得55億美元虧損,晶片股價急挫
Nvidia近日宣佈,因應美國政府對AI晶片出口加強限制,特別是針對其H20處理器,將錄得高達55億美元的減值開支,反映出公司正面臨重大財務打擊。消息一出,Nvidia股價在盤後交易時段大跌超過6%,顯示投資者對美國收緊出口規例及中國市場增長放緩的憂慮。
這次披露,明確顯示Nvidia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正受到美國出口限制的嚴重阻礙。美國政府認為,這些高端AI晶片有潛力被用於軍事超級電腦,因此自2022年起開始實施限制,並於2023年進一步收緊。Nvidia預計於5月28日公佈2026財政年度第一季業績,屆時影響將進一步展現。
新出口規例嚴重衝擊Nvidia業務
美國政府於4月9日正式通知Nvidia,出口H20晶片到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及部分被列為D:5的國家,必須獲得特別許可證。這些規定適用於H20晶片及任何達到H20記憶體頻寬、互聯頻寬或其組合的其他產品。H20原本是Nvidia為配合早前出口規例而設計的降規版本,但如今同樣被納入更嚴格的限制範圍。
官方通告指出:「2025年4月9日,美國政府通知Nvidia公司,出口H20集成電路及任何達到其記憶體頻寬、互聯頻寬或其組合的產品到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及D:5國家,或出口給這些國家註冊或最終母公司位於這些地區的公司,均需獲得出口許可。」
市場動態、H20晶片及競爭壓力加劇
中國曾是Nvidia的重要收入來源,但現時只剩下限制前一半的銷售額。行政總裁黃仁勳早前警告,競爭壓力日益嚴峻,尤其是來自中國華為,Nvidia現已將其列為直接競爭對手。雖然Nvidia積極調整策略,但中國企業正加速採用本地替代品,令Nvidia處於劣勢。
H20晶片基於較舊的Hopper架構,性能比Nvidia於美國銷售的H100及H200慢得多。H20原本只是為中國客戶提供的權宜之計,但面對新一輪AI出口規例即將生效,未來銷售可能進一步受限。Nvidia正將重心轉向下一代Blackwell AI晶片,但新規例的實施將令前景更添不確定。
4月14日,Nvidia公佈計劃於未來四年投資數億美元,在美國本土生產部分AI晶片。儘管有此消息,但最新的財報預測及出口限制影響,仍然無法阻止股價下滑。著名市場觀察者Kobeissi Letter評論:「事實證明,沒有任何企業能完全避開關稅的威脅。」
Nvidia 2026財政年度第一季將於4月27日結束。根據Google Finance數據,Nvidia(NVDA)過去24小時股價上升1.4%,現報112美元,但今年以來已累跌22%,主因是特朗普政府貿易戰升溫及加徵關稅威脅,導致整體市場低迷。
Nvidia主要競爭對手AMD亦同樣受挫,盤後價格大跌超過7%,報88.55美元,自年初以來累跌超過25%。
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及監管不明朗,令Nvidia未來發展充滿挑戰。Nvidia於本周二的文件中指出,美國政府已通知公司,H20晶片出口許可要求將會無限期實施。
編輯評論:Nvidia的困局與中美科技角力的未來
Nvidia這次大規模減值,象徵著中美科技冷戰進一步升級。從香港的視角來看,這不僅僅是個別企業的財務問題,更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重新洗牌的縮影。過去,Nvidia靠著先進AI晶片主導全球市場,尤其在中國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美國政府將科技出口視為國安槓桿,Nvidia變成了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
中國市場的萎縮,令Nvidia不得不尋求新出路,包括加大美國本土生產和推動新一代Blackwell晶片,但這些措施短期內難以彌補失去的中國訂單。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本土廠商如華為的崛起,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長遠來說或會令美國企業在全球AI產業的話語權進一步削弱。
對香港及亞洲投資者而言,這場科技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將成為未來數年市場波動的主旋律。Nvidia的經歷提醒我們,科技企業不再單靠創新和市場策略生存,更要時刻應對地緣政治的風險。換句話說,誰掌握科技,誰就掌握未來,但這場爭奪戰,注定不會有贏家。
最後,這也為香港本地科技企業帶來啟示——多元化市場、強化自主技術、靈活應對政策變化,才是長遠生存之道。Nvidia的故事,只是全球科技博弈中的一頁,未來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轉折等待我們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