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總統賴清德提出零關稅作為與美國談判的基礎
台北(路透社)-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週日表示,願意以零關稅作為與美國貿易談判的基礎,承諾將移除貿易壁壘,而不是採取對等措施,並表示台灣企業將增加對美國的投資。
上週三,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包括台灣)徵收普遍進口關稅,並對台灣產品徵收32%的高額關稅,因為台灣與美國之間存在龐大的貿易順差。
然而,美國的關稅並不適用於半導體,這是台灣的一項主要出口產品。
賴總統在官邸會見中小企業高層時表示,考慮到台灣對貿易的依賴,經濟必然會在應對關稅方面面臨困難,但他認為影響可以最小化。
賴清德提到:「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稅談判可以以『零關稅』開始,參照美加墨自由貿易協議。」
他補充說,台灣沒有計劃對美國的關稅進行報復,並且只要符合台灣的利益,台灣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不會改變。
台灣的台積電,上個月宣布將在美國增加1000億美元的投資。
賴清德表示:「未來,除了台積電的增加投資外,電子、資訊和通訊、石化以及天然氣等行業也能夠在美國增加投資,深化台美產業合作。」
台灣內閣目前正在考慮從美國大規模採購農業、工業和能源產品,而國防部已經提出了其武器採購計劃。
賴清德強調:「所有採購將積極推進。」
他指出,非關稅貿易壁壘是美國評估貿易公平性的指標,台灣將主動解決多年來存在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以使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更加順利。
儘管缺乏正式外交關係,但美國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支持者和主要武器來源。
台灣面臨來自鄰國中國的軍事和政治壓力,中國將這個民主治理的島嶼視為其領土,儘管台北政府持不同意見。
在特朗普宣布關稅之前不久,中國宣佈結束最新一輪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演習。
賴清德表示,台灣曾面對重大的全球危機,最終克服了這些挑戰。
他補充說:「我們不僅能夠克服困難,還能把危機轉化為機會,將台灣經濟轉型為一個更具韌性的經濟體。」
這一系列措施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經濟環境中積極尋求合作和發展的決心。面對來自美國的貿易壓力,台灣不僅採取了主動應對的姿態,還展示了強烈的經濟韌性。這不僅是對美國貿易政策的回應,也反映了台灣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未來,台灣如何擴大與美國的經濟合作,將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