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關於並購重組的重磅新規出台;歼-10CE戰機首次實戰大放異彩
2025年5月18日,財聯社報導,今日多條重點消息集中發布:
①中國證監會鼓勵私募基金積極參與上市公司並購重組;
②中國自主研發的歼-10CE戰機首次參與實戰,展現強大戰鬥力;
③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1;
④中國房地產市場觀察指出,目前全面推行現房銷售的時機尚未成熟;
⑤英偉達宣布將調整對中國的芯片出口政策。
—
宏觀新聞重點
1. 北京市委書記尹力於5月16日就「服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推動首都金融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並主持金融工作座談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強調將持續推動強大中央銀行與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協同發展,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倡導金融政策先行先試,完善首都金融服務體系。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要加快推進北京證券交易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打造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2.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使用華為昇騰芯片視為違反出口管制行為,批評美方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及出口管制,無理打壓中國芯片與人工智能產業,嚴重違反市場規則並擾亂全球產供鏈,中方堅決反對。
3.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4,110元,名義增長2.8%,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9,476元,名義增長1.7%。
4. 美國財政部公布2025年3月海外前三大美債持有國中,日本和英國增持,美國第二大債主中國減持至第三,3月減持189億美元。
5. 中國出口型戰機歼-10CE在首次實戰中擊落多架敵機,無一損失,備受全球軍事界矚目。
—
行業新聞摘要
1. 中共中央、國務院修訂《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規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統一編制標準,優先採購國產新能源汽車。
2. 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並購重組,優化投資期限與股份鎖定期,縮短相關鎖定期限。
3. 中國房地產報指出,現房銷售占比從2020年的12.7%提升至2024年的30.8%,但市場形勢顯示全面推行現房銷售尚不成熟。
4. 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九天」察打一體無人機首次亮相,內置「異構蜂巢任務艙」,可搭載百枚巡飛彈或小型無人機,被稱為「空中無人機航母」。
5. 北京天壇醫院設立國內首個將腦機接口技術應用於臨床的病房,致力於神經系統疾病創新療法。
6.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參與第三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旗下「鴻鵠基金」一期已投資500億元。
7. 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因美國政府限制Hopper架構H20芯片出口中國,英偉達將重新審視中國市場策略,未來不再推出Hopper系列芯片。
8. 四部門聯合啟動「劍網2025」專項行動,重點打擊視聽作品、動漫遊戲、軟件及網絡存儲傳播等領域的版權侵權行為。
—
公司動態速覽
– 貴州茅台已回購股份264.21萬股,耗資40.5億元。
– 寧德時代H股定價263港元,預計5月20日港交所上市,子公司擬參投2.25億美元產業基金。
– 比亞迪將加入香港恒生科技指數。
– 泰凌微國家大基金持股降至6.95%。
– 紫天科技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聞泰科技擬以43.89億元出售資產,聚焦半導體業務。
– 隧道股份控股股東計劃增持2.5億至5億元股份。
– 卓勝微實控人擬減持不超1%股份。
– *ST名家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今日停牌一天。
– 光洋股份籌劃收購銀球科技100%股權,今日停牌。
– 通富微電股東產業基金計劃減持不超2.5%股份。
– 電投能源籌劃收購白音華煤電股權,今日復牌。
– ST升達撤銷其他風險警示,今日停牌一天。
– 金力泰董事會否決股東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提議。
– 群興玩具子公司與騰訊簽訂1.13億元算力服務協議。
—
全球市場動態
1.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集體收漲,道指漲0.78%,標普500漲0.7%,納指漲0.52%,大型科技股大多上揚,特斯拉漲超2%,奈飛、谷歌漲超1%。
2. 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調降至AA1,並將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指出美國聯邦債務將在2035年達到GDP的134%,赤字達GDP的9%,經濟增長可能放緩。
3.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備忘錄,計劃未來幾年裁員約10%,配合美國政府精簡聯邦機構政策。
—
投資機會前瞻
1. 全球首個個體化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問世,成功應用於罕見遺傳病嬰兒,標誌著基因編輯治療進入新階段,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達360億美元。
2. 小米自研手機芯片「玄戒O1」即將發布,伴隨AI技術快速發展,端側AI芯片市場空間廣闊,相關SoC廠商有望受益。
3. 溫州首批無人物流配送車獲得智能網聯車上路牌照,無人配送成本可降低最高20倍,市場空間估計超過4000億元。
4. 人形機器人在康養領域潛力巨大,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養老機器人成為未來科技與醫療健康融合的重要突破口。
—
編者評論與觀點
今次早報涵蓋了宏觀政策、行業規範、科技創新及資本市場多個層面,反映中國及全球經濟金融環境的複雜變化。
首先,證監會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並購重組,並優化股份鎖定期安排,顯示政策意在激活資本市場活力,推動企業結構調整與優化。這對資本市場參與者尤其是私募基金而言,是利好消息,可望提升並購效率及市場流動性。
其次,歼-10CE戰機實戰表現突出的消息,彰顯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發能力進一步提升,也反映國防技術現代化的成果,對國內軍工產業鏈及相關科技企業均有積極刺激作用。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則揭示美國財政壓力日益嚴峻,對全球金融市場和美元地位帶來潛在挑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債市場走向及其對全球資本流動的影響。
英偉達調整對華芯片出口策略,反映美中科技競爭的加劇,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提出更高的自主研發要求,亦可能倒逼國內芯片產業加速突破核心技術。
此外,醫療科技的突破如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腦機接口臨床應用等,展現中國在前沿科技與醫療融合領域的迅速進步,未來有望成為投資熱點與社會福祉提升的雙重驅動力。
最後,無人物流配送車與養老機器人的發展,正切合智慧城市與人口老齡化趨勢,這些新興技術和應用場景的成熟,將深刻改變未來生活方式與產業結構。
總括而言,這份早報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市場資訊,更提醒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需從宏觀與微觀層面全面把握經濟轉型期的機遇與挑戰。未來的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將更加依賴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對香港及大中華區投資者來說,理解這些變化尤為重要。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