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促使英特爾舊款晶片需求反彈
路透社報導,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英特爾(Intel)來自中國這一最大市場的收入面臨威脅,然而這場貿易戰卻意外成為這家飽受挑戰的晶片製造商舊一代個人電腦和伺服器晶片需求增加的推手。英特爾高層在週四表示,由於經濟前景惡化,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推行的全球關稅政策及中國的報復性關稅,令客戶轉向價格較低的舊款處理器。
英特爾產品部門行政總裁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在客戶端,我們看到舊款晶片需求強勁,數據中心亦然。」她指的是為個人電腦及伺服器提供晶片的部門。「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關稅因素令所有人都在風險管理上更加謹慎。」
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公司對6月季度的展望表現謹慎,但第一季度銷售額卻超出華爾街預期,因為客戶為應對可能的大幅關稅而囤積晶片。雖然特朗普暫時將晶片排除於關稅之外,但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的報復性關稅中,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四月初的公告,在美國製造的晶片將面臨85%甚至更高的關稅,這將對英特爾造成重大打擊。
英特爾財務長David Zinsner對貿易緊張局勢帶來的宏觀經濟環境發出警告:「美國及其他地區不斷變動的貿易政策和監管風險,增加了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可能性。我們肯定會看到成本上升。」
隨著關稅提高,全年個人電腦市場復甦的動力或將減弱,這可能影響英特爾的表現。投資者及分析師認為,英特爾正寄望於嵌入式人工智能功能及微軟(Microsoft)新一代Windows系統週期來提振其最重要市場的需求。
Running Point Capital首席投資官Michael Ashley Schulman指出:「舊款晶片需求是一個明顯的宏觀經濟信號,在經濟不穩定的環境下,‘夠用’比‘最先進’更受青睞。」
依賴舊款處理器的客戶也可能使英特爾針對人工智能電腦推出的一系列新款晶片前景變得模糊。Technalysis Research首席分析師Bob O’Donnell向路透表示,舊款晶片的低價正在影響英特爾的盈利,並可能減緩更先進AI晶片的普及速度。
—
評論與啟示
這篇報導揭示了中美貿易戰對科技巨頭英特爾的雙重影響:一方面加劇了財務壓力,另一方面卻意外催生舊款晶片的市場需求。這種「危機中求機遇」的現象,反映出市場在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下的靈活調整。對香港及全球科技產業來說,這提醒我們在追求最新技術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舊有技術的生命力和市場價值。
此外,這種情況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與複雜性。當貿易壁壘抬頭,企業和消費者往往會回歸成本考量,選擇「足夠好」的產品而非「頂尖」產品,這對高端技術創新提出了挑戰。英特爾未來能否在AI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不僅取決於技術本身,更要看其如何應對宏觀經濟和政策風險。
最後,這種需求轉變也可能為其他晶片製造商帶來競爭機會,尤其是那些能夠提供價格合理且性能穩定產品的公司。對投資者來說,觀察這些市場動態將有助於把握科技行業的下一波變革浪潮。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