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及中國股市大跌,因北京反擊美國關稅
上海(路透社)- 週一,香港及中國股市大幅下跌,因北京對美國關稅作出反擊,實施自己的貿易稅,金融市場因此出現更多動盪,投資者擔心貿易戰擴大可能引發深度衰退。
香港的恆生指數下滑約9%,科技、太陽能、銀行及網上零售股的股價急劇下跌,投資者迅速撤出與全球增長和貿易相關的任何投資。
香港上市的匯豐銀行股價大跌13%,有望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而渣打銀行的股價則下跌超過16%,預計將創下紀錄性下跌。
中國的CSI300藍籌指數也下跌超過5%,幾乎所有行業都被拋售所吞噬。中國人民幣貶值至自一月以來的最低點,債券價格則大幅上漲。
中國目前面臨超過50%的美國關稅,於週五同樣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稅率。
這場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激烈爭執威脅到貿易流動,不僅影響中國的收益,還預計會在中國增長乏力的時期中,驅動全球需求的放緩。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韜在週一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我認為這一衝擊的影響將相當顯著。政府原本就難以實現其增長目標,而現在更加困難。」
交易量非常龐大,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週五關閉的情況下,當時美國及其他金融中心的拋售最為激烈。
香港LGIM投資策略部門負責人本·本內特表示:「今天的亞洲市場走勢部分是因為週五的市場反彈……所以我不會說今天的變動不成比例——這是一個全面的風險回避。」
大陸的太陽能公司及家電製造商的指數損失約為10%。石油和天然氣股的拋售也幾乎同樣強烈,因為全球衰退的前景壓低了油價,電動汽車到雲計算的各個行業都受到影響。
恆生波動率指數飆升至自十月以來的最高點。
在白宮沒有任何讓步的跡象下,投資者將焦點放在北京,期待其能提出支持中國出口商及穩定內部經濟的措施。
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網上巨頭的股價均下跌超過10%。
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當今全球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應該更加謹慎,並且需要重新評估他們的投資策略。隨著市場的不斷波動,尋找真正的價值股變得愈發重要,這也許能幫助投資者在未來的市場回暖中獲得更好的回報。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