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蘋果將更多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蘋果(Apple)因應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高額關稅,正在將更多iPhone的生產轉移至印度。報導引述了熟悉內情的消息來源,認為這一舉措是蘋果在尋求豁免特朗普政府所加的關稅的過渡性措施,類似於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所獲得的豁免。
特朗普最近所推出的關稅方案,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至少54%,而對印度商品則徵收26%的稅率。特朗普在週一警告,如果中國不撤回其對美國關稅計劃所做的報復性關稅,將會考慮進一步加徵關稅。
iPhone的銷售大約佔蘋果總收入的50%,目前主要在中國生產。這種對中國的高度依賴讓投資者對公司面臨的關稅風險感到擔憂,導致蘋果的股價在三天內暴跌20%,創下近25年來的最差三日表現。
根據TechInsights的數據,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會使目前550美元的iPhone 16 Pro硬件成本增加約300美元,而該機型的零售價格為1,100美元。然而,蘋果可以通過從印度進口手機來減輕影響,因為那裡的關稅約為中國的一半。
AAPL:這位長期領導者面臨新挑戰?
隨著2024年估值飆升,許多投資者對於進一步投資股票感到不安。雖然股市中總是存在機會,但如今找到這些機會似乎比一年前更加困難。對於下一步的投資方向感到迷茫?尋找新高潛力機會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查看今年表現最佳的投資組合。ProPicks AI提供了來自Investing.com的6個模型投資組合,幫助投資者找出當前最佳的股票。例如,ProPicks AI發現了9隻被忽視的股票,今年以來已經上漲超過25%。這些新進入每月選股名單的股票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回報。AAPL會是其中之一嗎?
這一報導讓人深思,蘋果在全球供應鏈中對中國的依賴問題再度浮上檯面。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企業應該更加靈活地調整其生產策略,以降低風險。蘋果的這一舉措不僅是對當前關稅政策的反應,更可能是未來長期供應鏈重組的開始。這一過程中,蘋果能否在印度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還需關注當地的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等因素。未來,隨著科技行業的競爭加劇,企業應持續探索多元化的供應鏈布局,以提高抗風險能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