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Focus CEO潘飛:以AI與全球化重塑營銷格局
致投資者的一封信——藍色光標的AI大時代宣言
親愛的投資者:
今年是藍色光標上市十五周年,同時也是公司創立即將邁入三十年的重要時刻。從一間本地小公司到今天躋身全球十大營銷傳播集團之一,這一切都離不開你們長期的信任、支持與鼓勵。在此,我代表藍色光標全體同仁,向股東、客戶、合作夥伴,特別是一路同行的同事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藍色光標。
中國營銷行業規模已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全球出海市場同樣達到相若規模。這兩個萬億級賽道,正站在人工智能(AI)帶來的歷史性轉折點。面對這個關鍵時刻,保守和自滿無異於自毀前途。我常常自問:支撐我們長期成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我們存在的真正價值和意義何在?如何真正繼承和致敬傳統?我認為,答案只有一個字——創新。這是推動藍色光標走向更好、更強、更具韌性的根本動力。
AI時代的藍色光標:從傳統代理到全球科技企業
重新想像藍色光標,就是要徹底轉型為真正的AI驅動營銷科技公司,擺脫傳統營銷的商業模式與思維,成為根植中國、放眼全球的百億級企業,結合科技基因與全球視野。這不是空想,而是清晰且堅定的追求。成功,將對行業、客戶、股東、同事產生深遠意義;即使失敗,也無愧於心。AI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機遇與風險——它要麼顛覆我們,要麼重塑我們。面對不確定性,我們要以AI時代的視角和邏輯,思考和行動,把握新機遇。如此,許多看似棘手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前路自有曙光。
我想結合現實,圍繞三個大家關注的問題,分享我們的現狀與思考:藍色光標「All in AI」戰略的真正價值是什麼?在地緣政治和貿易摩擦加劇下,我們如何調整龐大的出海業務?公司整體經營健康狀況如何,未來面臨哪些風險?
一、「All in AI」的真正價值——不止於降本增效
現今,AI已深度融入藍色光標95%以上的業務場景,無論是整合營銷、智能廣告還是全球出海,效率提升高達60%至1000%。但我們的目標,絕不僅僅是降本增效。真正的「AI Native」,是用AI重構一切:業務場景、商業模式、人才結構、組織文化。只有如此,才能配得上AI驅動營銷科技公司的雄心。
這需要真實且可持續的業務場景。今天,藍色光標每週利用AI生成約8萬條內容,涵蓋數據分析、文本、圖片、視頻、多模態內容和代碼生成。AI工具已服務600家客戶,去年推動1500多個AI項目。AI賦能收入同比增長十倍,達12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將達到30至50億元,長遠目標是突破百億元,且必須具備高毛利、高AI密度及新型收入模式。未來,藍色光標70%至80%的收入都要被AI重塑,轉化為高質量收入。
我們擁有自研AI平台BlueAI,正成為AI應用新引擎。BlueAI不僅與字節跳動火山引擎、百度雲、阿里雲、微軟Azure、Google Cloud、AWS等巨頭深度合作,還自主研發行業專屬模型,目前已標註和訓練逾1.2億條匿名行業數據,涵蓋視頻、廣告、社交媒體文本等,並支持超過半數項目。未來,BlueAI將以內容數據驅動自我增強,力爭成為營銷行業最具競爭力的模型,甚至開放給整個行業,成為AI營銷生態的基礎設施。
此外,藍色光標正構建強大的AI基礎設施和數據體系,2025年將標註超2億條數據,API Token用量達千億級,為AI智能湧現打下基礎。2025年重點包括AI Agent開發、營銷自動化模塊API化、行業模型微調與再訓練,以及視頻AI模型的持續投入。
組織層面也在徹底轉型:招聘、晉升、激勵全面以AI為核心,「無AI無獎金無晉升」成為決策原則。公司設立AI首席增長官,所有業務單元設有AI業務夥伴,並將AI績效納入高管考核。未來管理層30%-50%需具備AI能力,AI原生人才將成為公司和行業薪酬最高、決策最核心的人群。今天,藍色光標已有近300位產品和技術專才、200位AI原生種子人才,這是我們AI轉型的根本保障。
總結來說,藍色光標正用真實場景、數據、技術平台和組織變革,構建不可複製的行業壁壘——而最重要的是決心。2025年,我們將在AI Agent、端到端AI營銷全流程、多模態及視頻AI模型,以及AI原生創新模式上力求突破。未來,藍色光標的核心不再是「代理」,而是用AI重塑價值創造,打造全新流量引擎、內容生態和廣告模式,並重啟AI投資能力。
二、全球化與出海2.0:風險下的機遇與重塑
面對貿易摩擦,藍色光標出海業務受影響有限,反而為策略調整提供窗口。受影響最大的美國跨境電商僅佔出海業務約12%,行業已積極多元化,拓展歐洲、東南亞、拉美等高增長市場。市場波動雖帶來挑戰,但亦孕育新機遇,我們對全球電商和出海業務長期增長充滿信心。
2024年,我們正式啟動出海2.0戰略,從傳統代理模式轉向技術、AI及本地化運營,開啟自主流量平台與基礎設施建設。去年已在美國、新加坡、日本、荷蘭、加拿大、沙特、越南、泰國、巴西等9國設立本地辦公室,並推出BlueX、BlueTurbo兩大流量平台。全球網絡流量有近三成不被主流平台覆蓋,這為平台和技術創新提供巨大空間。現時我們出海團隊已服務近10萬家客戶,客戶需求日益多元,行業壁壘高,本地化投資是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關鍵。
2025年,出海戰略將聚焦四大目標:保持跨境品牌領先地位;優化全球市場結構與毛利;新增3-5個辦公室,深耕東南亞、歐洲、南美,拓展非洲新市場;推動自有流量技術平台突破,BlueX與BlueTurbo將成為未來收入引擎。
三、經營健康與風險展望:穩健中尋求突破
2024年公司錄得虧損,但經營基本面健康,現金流穩健,全年收入突破607.97億元,距百億目標僅一步之遙。歷史兩大風險點——商譽減值與壞賬風險已基本解除,財務結構更穩健。2025年首季毛利率企穩回升,AI收入大幅增長。藍色光標正處於戰略最聚焦、決策最堅決的時期,AI積累將成為未來騰飛的翅膀。元宇宙業務亦將於2025年迎來新突破,結合AI與XR,聚焦文旅產業,打造結合票務、周邊、IP授權的全新商業模式。
歷史巨輪滾滾向前,藍色光標正站在抉擇路口:是抱守過去,還是擁抱創新?是僵化官僚,還是持續進化?答案和主動權都在我們手中。今天,我們選擇冒險與探索未知,選擇AI視角下的自我重塑與未來重構,選擇將世界每一個角落變成試煉場和全球舞台。
帶著堅定的意志、穩健的步伐和無畏的勇氣——我們繼續前行。
編輯評論:AI轉型的勇氣——藍色光標的啟示與隱憂
藍色光標這封致投資者信,堪稱中國營銷科技行業「All in AI」的範本。潘飛的思路極為清晰——不再滿足於「降本增效」這種表層AI應用,而是要徹底重構商業底層,從組織、人才到業務模式全方位「AI原生化」。這種決心,對於一間規模龐大的上市公司來說,尤為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藍色光標不單純追求技術疊加,而是強調數據閉環、場景落地、組織變革和自有平台的協同進化。這種「自研+開放生態」策略,既有自主可控的安全感,也能借力全球雲巨頭與AI頭部企業的創新紅利。從全球化角度看,公司主動應對地緣風險,通過本地化和技術平台,構建「去中心化」的業務護城河,這種靈活多元的全球戰略,對於中國企業出海極具參考價值。
但同時,這種「All in AI」路徑也充滿挑戰。首先,AI原生化對組織文化、人才結構和決策機制要求極高,傳統管理層能否真正擁抱技術變革,仍需時間驗證。其次,AI賦能的高毛利新業務能否快速成為收入主體,取決於產品落地速度與市場認可度。第三,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和競爭加劇,對本地化團隊的執行力和創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最後,AI倫理、數據安全與內容真實性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總結而言,藍色光標的AI轉型,是中國營銷行業邁向全球科技舞台的一次豪賭。這種勇於自我顛覆的精神,值得香港及大中華區所有希望走向世界的企業深思——在AI浪潮下,只有主動擁抱變化、敢於自我重塑,才能在全球市場贏得一席之地。未來,誰能成為真正的「AI原生企業」,誰就有可能引領新一輪產業升級與價值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