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華為違禁制令推出Intel新筆電惹美國激辯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

美國震怒!華為新款Intel芯筆記本上市 制裁成效成疑

華為新款Intel芯筆記本引發美國震怒

新筆記本引爆舊爭議

華為最近推出最新高效能筆記本電腦MateBook X Pro,搭載Intel Core Ultra 9處理器,這一舉動即時喚起華盛頓的政治爭議。美國國會內多位議員——尤其是共和黨的Mike Gallagher與Michael McCaul——紛紛質疑:既然美國對華為實施嚴厲制裁,為何華為仍然能取得美國芯片?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情況會否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制裁政策再受質疑

自2019年華為因涉嫌違反伊朗制裁被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後,理論上美國企業不得再向華為供應技術,除非獲得特別出口許可。特朗普政府時期,Intel曾獲發特別許可,可繼續向華為消費類筆記本供應芯片。這項決定當時已經引起爭議,如今華為新機再次搭載美國先進處理器,令事件再度成為焦點。

美國國會議員認為,這種先進硬件的持續流通,等同於制裁政策出現漏洞,甚至可能被華為進一步利用。

中國晶片突圍:SMIC成為新變數

華為與中國晶片製造商聯手挑戰美國限制

除了筆記本電腦,華為去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亦曾引發關注,因為該手機搭載了由中國半導體製造國際(SMIC)生產的7納米晶片,而SMIC本身同樣受到美國出口限制。這一動作被外界解讀為華為正積極尋求繞過美國限制,挑戰華府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努力。

這一系列舉措引發更廣泛的疑問:華為是否已經找到規避規則的方法?

創新與限制的拉鋸戰

MateBook X Pro不僅僅是一部技術產品,更象徵著創新與地緣政治之間的角力。華為持續推出可與全球頂尖品牌競爭的產品,令政策制定者愈發難以在國家安全與全球創新自由流通之間取得平衡。

同時,這亦令拜登政府處於兩難局面:若進一步加強制裁,恐導致國際合作受損及供應鏈混亂;但若選擇放任,則會動搖美國貿易限制的公信力。

風暴持續,難有終局

目前為止,華為證明自己即使在巨大壓力下,仍能在高端市場競爭。MateBook X Pro的成功,是華為向全球發出的明確訊號:公司不會退縮,並準備好在全球監管灰色地帶遊走。

美國下一步如何應對仍未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主權與全球合作的拉鋸戰遠未終結。夾在兩者之間的消費者,也只能疑惑:究竟誰才是真正主導未來創新的力量?

編輯評論:科技冷戰下的全球供應鏈死結

這次華為MateBook X Pro事件,正好揭示了當代科技冷戰的荒謬與無力。美國一方面高調推行科技出口管制,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面對全球供應鏈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實。Intel獲特許供貨,只是冰山一角——在全球化的產業鏈裡,單靠行政命令就想劃清界線,幾乎是天方夜譚。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種「邊制裁邊合作」的狀態,反而可能刺激中國科技企業加速自立自強。SMIC的7納米晶片雖然距離世界頂尖仍有差距,但華為敢於大膽採用,正是對美國限制的直接回應。這樣的技術突破,或許短期內未能完全替代美國技術,但長遠來看,卻可能令美國失去對全球科技話語權的最後籌碼。

對香港及亞洲消費者而言,這場大國科技博弈其實早已滲透到日常生活。你手上的手機、電腦,甚至雲端服務背後,可能都牽涉著一場看不見的國際角力。未來我們能否繼續享受自由選擇的科技產品,還是會被地緣政治所左右?這個問題,恐怕連華府和中南海都未有答案。

而對於全球創新生態而言,這場制裁與反制裁的拉鋸,最終可能導致技術分裂、標準割裂,甚至消費者利益受損。真正的贏家,可能只是那些能夠靈活遊走於灰色地帶、善於規避規則的跨國巨企。至於普通用戶,則只能在「安全」與「創新」之間被動選擇。

這就是當代全球科技戰爭的真實寫照——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只有無盡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