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趁勢搶佔美國晶片控制權,分析師指出
晶片半導體分析師認為,美國出口限制正在為中國公司創造機會。華為等公司已經在開發英偉達晶片的替代品。然而,中國公司可能需要時間來填補這一空白。
美國晶片控制權的加強,正在為華為等中國晶片製造商帶來機遇。美國商務部最近宣布,英偉達的H20圖形處理器(GPU)將需要出口許可證,這也適用於AMD的其他晶片。儘管H20 GPU是為了遵守之前的限制而設計的,但英偉達已經停止了這些GPU的出口,導致季度損失約55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製造商,尤其是華為,正在尋找替代英偉達晶片的方案。華為已經在開發自己的昇騰910 GPU系列,最新的是昇騰910C。據報導,華為計劃下個月開始向中國客戶大量供應這些GPU,以挑戰英偉達的市場份額。
華為有望在中國領跑並填補空白
自從被美國列入黑名單以來,華為已經將自己定位為中國人工智能競賽的領袖,以與英偉達競爭。分析師指出,儘管華為的晶片仍然“落後一代”,但該公司正在推動使用這些晶片的硬體。
華為的昇騰系列正在獲得關注,業界分析師Doug O’Laughlin表示:“隨著英偉達的H20和其他先進GPU受到限制,華為的昇騰系列等國內替代品正在獲得關注。”
然而,中國晶片製造商仍面臨挑戰,尤其是獲取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台積電(TSMC)是全球最大的合同晶片製造商,已遵守美國對華為的貿易限制,以及向中國銷售先進晶片的限制,因為其設備包含美國技術。這使得中國公司越來越依賴國內晶片廠,如中芯國際(SMIC)。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揭示了美國晶片控制權對全球晶片市場的深遠影響。華為等中國公司正在尋找替代方案,以填補英偉達留下的空白。然而,中國公司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獲取先進晶片製造設備。未來幾年,全球晶片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公司在市場中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
此外,美國晶片控制權的加強,也將推動中國國內晶片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國內晶片產業的發展,包括投資晶片製造、研發和人才培養。隨著國內晶片產業的不斷壯大,中國公司在全球晶片市場中的競爭力將不斷增強。
總之,美國晶片控制權的加強,正在為華為等中國晶片製造商帶來機遇。然而,中國公司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獲取先進晶片製造設備。未來幾年,全球晶片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公司在市場中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