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崛起,蘋果在中國的敗局解析

Ai

蘋果在中國輸給華為,原因何在

中國的文化變遷和經濟低迷,以及越來越多的西方制裁,都是蘋果衰退的原因,專家表示。

自從去年八月推出Mate 60 Pro系列以來,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上重現光芒,將蘋果(AAPL)從其領導地位上拉下來。

華為和其他本土智能手機製造商今年經歷了兩位數的增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第二季度中國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8.9%。

中國的Vivo、華為、Oppo、榮耀(華為的前子公司)和小米分別佔據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前幾名。蘋果則跌至第六位。儘管蘋果通過削減部分iPhone型號的價格來競爭,但數據顯示蘋果的年同比銷售額下降了3.1%。

蘋果在中國的iPhone出貨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經歷了“邊際下降”,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去年同期,蘋果的出貨量僅次於Oppo和Vivo,位居第三,而華為則排在第六。

專家表示,蘋果在中國的衰退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包括該國經濟低迷以及其公民在疫情期間和西方制裁增加的背景下對國家的看法變化。

“現在中國國內有一種更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購買本土產品而非美國產品,”喬治城大學麥克多諾商學院教授Arthur Dong告訴Quartz。

華為是中國經濟的“國家冠軍”

自2019年在前總統特朗普的領導下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以來,華為面臨的貿易限制在總統拜登執政期間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最新一代的半導體如Nvidia(NVDA)的芯片方面,Dong表示。

不斷升級的貿易規則使華為這家與中國政府有聯繫的科技公司陷入困境,Dong稱其為“中國經濟的國家冠軍”。

“華為現在正努力尋找這些重要芯片的替代來源,並進行一些非常重要的自我發展努力,試圖複製這些技術並自行製造芯片,”Dong說。“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正在努力複製這些推動AI進步的芯片,因為他們無法獲得製造這些芯片的工具和機械,這些都在美國的出口管制範圍內。”

Dong表示,他不認為華為的現狀會好轉。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新一輪的限制,華為和中國依賴的“漏洞”將被堵住。

蘋果不再是地位象徵

在2010年代初期,蘋果被視為“合法的、終極的地位象徵,”聖克拉拉大學利維商學院的商業和分析學教授Andy Tsay告訴Quartz。

Tsay也是北京大學MBA項目的訪問教授,他說,他在中國的朋友會向他“下單”購買iPhone,因為蘋果的產品在那裡更難找到,並且存在短缺。現在,中國有更多的蘋果專賣店。

“當時真的沒有可比性,沒有競爭對手,”自2006年以來每年訪問中國的Tsay說。“現在,人們仍然認為蘋果是一種精緻的、合法的奢侈品。但不同的是,他們不再是狂熱的粉絲了。”

在幾個月前的最近一次中國訪問中,Tsay問他的MBA學生,這些學生是中國的專業階層,他們對自己的iPhone有何看法。

他的學生告訴他,他們對自己的iPhone感到滿意,但他們的下一部手機“不一定是蘋果”,並且“有一些中國的選擇也不錯”。

“我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手機,”Tsay的學生告訴他。

中國經濟困境加深和疫情後的文化轉變

2020年,華為擁有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18%,Dong說。兩年後,這一數字下降到2%,主要是因為華為被限制獲得必要的芯片和組件,他說,他不認為該公司很快會反彈。

“他們在中國市場仍然面臨挑戰,因為中國的整體消費經濟陷入了低迷,”Dong說。“蘋果的問題主要與中國消費者進入冬眠狀態有關,他們無法負擔這種手機,因為他們的整個經濟可以說是在崩潰。”

華為的銷量增長“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手機比蘋果的便宜得多,”Dong說。如果華為和其他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提供更便宜的選擇,消費者會想要這些智能手機,他補充說。

中國比2010年代的超級大國地位時更加孤立,Tsay說,這可能是由於疫情引發的反華情緒。

同時,公司正在“試圖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西方政府繼續禁止中國獲得某些技術,如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設備。

“如果人們可以通過支持本土產品而感到一點點自豪,那麼這種趨勢中就有一點點東西,”Tsay說。

華為的芯片可能“雷聲大雨點小”

有兩種對華為智能手機中AI芯片的看法,Dong說。

“一方面,這可能向我們發出一個令人警惕的信號,即中國有能力創造他們的本土芯片,”Dong說。“但你會看到其他故事,這些芯片經過檢查後,工程分析顯示它們甚至不接近Nvidia生產的芯片的能力——實際上落後了好幾代。”

儘管華為宣佈開發自己芯片的消息引人注目,Dong說,他難以想像在貿易限制下,該公司如何在沒有關鍵機械和組件的情況下製造其先進芯片。

“這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當涉及到他們宣佈擁有先進級別的芯片時,”Dong說。

華為和蘋果的競爭超越AI功能

Tsay說,蘋果和華為在中國的競爭也與蘋果能為其美國消費者提供的產品與中國消費者的產品有所不同。

蘋果在美國的優勢在於其對生態系統的控制,Tsay說,這使其能夠提供差異化的用戶體驗。然而,中國有一個“獨特的情況”,其“版本”的蘋果iOS是微信。

“在中國,你幾乎不需要蘋果生態系統的緊密整合的圍牆花園來提供那種體驗,因為它已經存在於微信世界中,”Tsay說。“這給了本地手機公司一個優勢,因為他們可以使用Android或他們自己的Android版本或全新的操作系統——他們不需要創建蘋果多年前精心創建的自包含生態系統,因為騰訊(TCEHY)已經通過創建微信為他們做了這件事。”

Tsay說,兩家公司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蘋果的安全和隱私功能。“當然,在中國,沒有人對上網時的安全和隱私有任何期望,”他說。

編者評論:這篇文章揭示了蘋果在中國市場上失勢的多重原因,從經濟因素到文化轉變,再到國際貿易制裁的影響。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較量,更牽涉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多重因素。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反彈並非僅僅是因為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本土支持。這也提醒我們,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策略需要更加靈活和多元化,以應對不同市場的複雜挑戰。另一方面,蘋果在中國的失勢也反映了其在本土化策略上的不足,如何在保證全球品牌一致性的同時,滿足不同市場的特殊需求,將是蘋果未來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