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英美中貿易談判緊張,FTSE股市波動分析!

✈️ Trip.com「內地快閃」機票+酒店半價

【每週二 10 AM】 立即領取 半價優惠代碼
最高減 HK$500,CP 值極高,先到先得!


立即搶優惠 🔗

英美中貿易談判聚焦稀土,英國股市表現波動——市場動態全解讀

Footsie連升六日或告終,防守型投資新定義

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經過連續六天上升後,今日或將中止升勢。最大跌幅股份是廣告巨頭WPP,因行政總裁Mark Read宣佈卸任,結束七年領導生涯。其次下跌的有保險公司Hiscox、牙膏及止痛藥生產商Haleon、金礦公司Endeavour Mining、人壽保險公司Aviva,以及超市龍頭Tesco和M&S、人工髖關節製造商Smith & Nephew和財富管理公司St James’s Place。

值得留意,這些多屬傳統「防守型」股份。不過,瑞銀(UBS)今日指出,防守型與週期性股份的界線正變得模糊,部分被視為防守型的公司現時波動性加大,反而某些週期性股份則展現穩定盈利增長和更佳成本控制。

不單「防守型」股份下跌,富時指數市值最大的15家公司中,僅三家錄得升幅。

在富時250指數方面,Spectris股價飆升60%,因獲得私募基金Advent提出每股37.63鎊的收購建議。券商Peel Hunt指出,今年以來,市值超過1億鎊的英國公司已錄得30宗收購,總值達250億鎊。Spectris和Alphawave(兩者均於今日)是最大宗,分別涉及37億及18億鎊。

不過,市場新股上市明顯不足,2025年僅有一宗超過1億鎊的IPO。Peel Hunt警告,英國公司對收購者比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主因是本地資金持續流出,若要英國股市重振,必須緊急檢討如何讓本地資金支持本地企業。

美中倫敦談判聚焦稀土礦產,出口管制成爭議焦點

美中代表團於倫敦蘭卡斯特府舉行貿易談判,會議預計持續至今晚甚至明天。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Kevin Hassett向傳媒表示,稀土礦產是談判核心議題。雖然中國同意釋放相關資源,但進展緩慢,成為重大障礙。他表示,會議目的是確認中方認真履行承諾,並爭取美方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及貿易部長Jamieson Greer的「握手協議」。一旦達成協議,美方將即時放寬出口管制,中方亦會大量釋放稀土,之後再討論其他細節。

英國財相Rachel Reeves亦會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會面,但具體議程未有公開。

華爾街開市走勢分化,特斯拉回吐升幅

美股開市走勢參差,道指下跌0.2%,標普500微升,科技股主導的納指及小型股為主的Russell 2000分別升0.2%及0.45%。道指受麥當勞、Travelers和Salesforce拖累。納指100中,特斯拉下跌3%,回吐上周末的反彈,市場關注馬斯克與白宮關係變化。華納兄弟探索則因宣布分拆電視與串流業務,成為標普500升幅最大股份。

歐洲股市和富時指數大多下跌。

Alphawave收購案暴露英國科技市場脆弱

適逢倫敦科技周,英國芯片公司Alphawave被Qualcomm以24億美元(18億鎊)收購,距離金融科技巨頭Wise宣佈轉主掛紐約僅數日。投資公司FundCalibre總經理Darius McDermott指,英國科技公司賣盤予美國對手早成出路,但不應成常態,政府若要本土創新發展,必須維護健全的公開市場生態,否則AIM等增長引擎或遭永久破壞。他批評政府長期忽視、過度監管及加稅,導致流動性及投資外流。

中美倫敦會談正式展開,地點保密

中美代表團已於倫敦展開談判,據路透社及新華社報道,地點未有公開。美方由財長Scott Bessent領軍,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再次會面,兩人上月於瑞士已達成初步協議。

英國與Nvidia達成AI合作,推動本地人工智能發展

Nvidia宣佈與英國政府合作,協助本地企業採用AI,計劃至2030年前培訓十萬人。Nvidia亦與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簽署協議,推動安全AI實驗,並與Barclays及Microsoft合作,為倫敦150家科技公司打造AI工作空間。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稱,未來十年「英國每個行業都會成為科技行業」,英國僅次中美,為全球AI投資大國。

Alphawave收購料順利過關

券商Jefferies認為,Qualcomm收購Alphawave需獲多國監管批准,但預期不會遇到重大障礙,因Alphawave已出售與中國合資公司WiseWave的全部持股,符合法規要求,預計交易可於2026年首季完成。

Trustpilot轉攻大客戶,分析師存疑

Trustpilot股價大跌11%,因券商Panmure Liberum發出「賣出」評級,指公司策略風險大。Trustpilot原本受中小企歡迎,現希望轉攻大型企業,減少客戶流失、爭取高價長約,但分析認為大企業合約需長時間談判、定制需求多、內部審批繁複,執行困難。

中國推新一輪民生及就業扶持措施

中國宣佈上調最低工資,並出台多項新措施,包括增加可負擔房屋供應、擴大社保覆蓋。北京強調要加大財政支持就業、醫療、教育,並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基本保障。

英國稅局加強打擊富人逃稅,AI協助調查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去年透過專項調查,向富裕納稅人追收15億鎊稅款,較前年翻倍。總稅收亦由40億增至52億鎊。律師行Pinsent Masons指,稅局積極利用AI及大數據追查,並獲得海外資產資料,預計未來調查將進一步增加。新財相Rachel Reeves已投放額外1億鎊聘請更多合規人員,預期至2029年可額外徵收10億鎊稅款。

智庫:國有化水務公司成本近乎零

水務公司股價下跌,或與智庫Common Wealth最新報告有關。該報告批評政府聲稱國有化水務業需耗資990億鎊屬「遊說者胡說」,實際根據英國法律,只需按資產公平價值計算,成本近乎零,所謂「監管資本值」並不適用。

Aviva被下調評級,回報預期低於同業

投資銀行KBW下調Aviva評級,指其增長潛力有限,尤其在收購Direct Line後,資本運用受疑。KBW認為Aviva需證明整合成效,才能支撐現有估值。預期Aviva及Generali於2024至2027年預測回報僅17%,為歐洲五大保險公司最低。

M&G受惠日資合作,股價領漲

瑞士銀行UBS因M&G與日本Dai-ichi Life達成合作,將評級升至「買入」。Dai-ichi承諾向M&G資產管理部注資最少45億鎊,並持有15%股權,為M&G帶來長期技術及資金支持,預期年回報達10%。

市場觀望中美談判,防禦板塊普遍下跌

富時100指數早段橫行,防務、航太、金礦、公用事業及金融銀行股皆下跌。市場分析指,全球最大兩經濟體於倫敦展開貿易談判,英國成為美中之間的「中間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對汽車等行業影響重大,若美國能獲得更多稀土供應,或有助談判進展。不過,白宮近期威脅對某些國家投資美國資產徵稅,進一步削弱美國政策穩定聲譽。

美元指數跌穿99,英鎊升至1.3574美元,創三個月新高。市場同時關注洛杉磯移民抗議,特朗普總統調派國民警衛軍進駐,州長Newsom批評其行為如「獨裁者」。

Shein加大印度生產,分散中國風險

中國電商Shein與印度信實集團(Reliance)合作,計劃將當地供應商由150家擴至1,000家,並於一年內出口印度製Shein服裝到美英市場。此舉旨在分散中國生產風險,應對美國高關稅。Shein上月亦放棄倫敦上市,轉戰香港IPO。

小型股Anemoi投資比特幣,市場反應分歧

Anemoi International宣佈將30%現金儲備投資比特幣,作為新財務策略。公司表示,第三方對加密元素有興趣,未來或高達75%資金投向數字資產,但消息公布後股價仍跌8%,反映市場態度分歧。

中國出口數據略勝預期,市場聚焦倫敦貿易談判

Pantheon Macroeconomics分析師指,中國5月出口按月回升0.7%,對美出口跌幅收窄,對歐出口則反彈6.5%。稀土出口跌勢放緩,汽車及電子零件出口增長。習近平與特朗普上周通話,雙方同意暫時解除中國稀土出口禁令,市場預期美方或放寬部分科技出口限制。不過,分析認為雙方分歧深遠,談判難以短期解決,美國對華關稅短期內難有大幅調整。

富時100開市平淡,防禦板塊領跌

富時100開市僅微升後即轉跌,防務、航太、金礦及公用事業股表現最差。WPP行政總裁離任消息令股價下跌1.7%,Endeavour Mining、Rolls-Royce、Melrose Industries、BAE Systems、Severn Trent、BT及Vodafone均錄得跌幅。

WPP行政總裁Mark Read宣佈退休

WPP宣佈行政總裁Mark Read將於年底退休,現正物色繼任人選。Read自2018年接任,至今已服務公司超過三十年。

Alphawave獲Qualcomm 18億鎊收購,股東大多支持

倫敦少數上市芯片公司Alphawave同意被美國Qualcomm以24億美元(18億鎊)收購,董事會一致推薦,持股逾半股東已承諾支持。公司同時宣佈已出售與中國投資者合資的WiseWave全部股權。

Revolution Beauty證實Frasers有意收購

化妝品公司Revolution Beauty證實Mike Ashley旗下Frasers Group正進行盡職調查,但強調未必一定會提出正式收購。公司上月已宣佈尋求出售。

富時100預期平開,華爾街受經濟數據及和解消息帶動

富時100預計開市微升四點,上周收報8,837.9點。美股上周五受強勁就業數據及特朗普與馬斯克和解消息帶動,標普500升1%至6,000點新高,道指升1.1%,納指升1.2%,Russell 2000升1.5%。

今日亦是美國上訴法院要求特朗普政府回應國際貿易法院裁定「互惠關稅」違法的最後期限。

亞洲市場今早普遍上升,恒指升1.2%,日經升0.9%,上海指數升0.35%。中國CPI連續四個月負增長,出口增速低於預期,但市場憧憬弱數據將推動更多刺激措施,以及倫敦貿易談判或有進展。

編輯評論:英國市場頹勢折射資本流失與政策真空,倫敦科技夢能否自救?

觀察這一輪英國市場動態,最令人觸目的是本地資本市場的「空心化」問題。Spectris、Alphawave等科技公司陸續被海外巨頭收購,Wise等新經濟公司選擇轉主掛紐約,這種「割肉」現象背後,反映的不僅是估值吸引力,更是英國本地資金、政策與創新生態的結構性失血。

政府長期忽視本地科技與中小企業的發展,過度監管及加稅,導致資金流動性不足,國際投資者對英國市場缺乏信心。AIM等增長板塊被邊緣化,上市公司數量逐年萎縮,英國的「矽谷夢」正陷入自我設限的死結。

值得關注的是,Nvidia等國際科技巨頭願意與英國政府合作推動AI發展,這或許是英國科技自救的契機。但若本地市場再無資本支持、政策護航,創新企業只會淪為國際資本的「收購池」,英國難以重拾產業主導權。

同時,國有化水務業、加強富人稅務調查等政策,雖有社會公義考量,但若缺乏長遠產業策略,只會進一步打擊企業信心。中美貿易談判聚焦稀土、AI、科技出口,英國作為「中間人」雖有外交價值,但若本身產業空心化,再多國際角色也難以轉化為實質競爭力。

總結來說,英國市場現正處於資本、政策與產業三重轉型的關鍵期。若政府不能正視本地資本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單靠國際合作與政策口號,恐怕難以逆轉「賣盤」潮流。對香港投資者而言,英國資本市場的經驗正好提醒我們,資本活水與產業創新,任何一環失衡,金融中心地位都難以長保。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