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發出謹慎第二季展望,指宏觀環境不明朗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
Intel(納斯達克代號:INTC)於週四發佈第二季度財務展望時表現謹慎,指出全球宏觀經濟環境「變幻莫測」,加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日益嚴重,令公司對未來經濟前景有所保留。Intel預計第二季收入介乎112億至1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最多下跌12%,主要因應關稅和通脹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
公司首席財務官David Zinsner於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相信第一季收入受惠於客戶提前購買,以應對潛在關稅的影響。今年市場可能會波動,視乎美國及海外最終的政策走向。」
第一季業績優於預期,但強勁表現或屬前置需求
Intel公佈第一季收入達127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每股盈利0.13美元,超出預期的持平指引。不過,公司警告這股早期增長動力可能是前置性需求,並不代表全年趨勢。管理層預計第二季業績將有所回落,因關稅開始影響需求及供應鏈。
應對增長放緩,Intel推動組織扁平化及嚴格削減成本
面對市場波動及增長放緩,Intel正簡化領導層架構並積極削減開支。行政總裁陳立夫(Lip-Bu Tan)指出:「組織複雜性和官僚主義抑制了創新。我已經將領導團隊結構扁平化,所有關鍵的產品、生產及行政管理職能現在直接向我匯報。」
公司將2025年營運開支目標由原定數字下調至170億美元,並計劃2026年減至160億美元。儘管人手可能會減少,但Zinsner表示具體人數尚未確定,「我們仍在審視各類開支,並非僅限於人手。」
資本支出目標縮減,聚焦現有資產的回報
Intel同時將2025年資本支出目標由200億美元削減20億至180億美元,策略轉向「充分利用正在建設的資產」,優先提升現有產能而非開拓新項目。Zinsner稱:「我們將更積極地提升已投入資產的回報,目前有500億美元資產正在建設中。」
第二季展望顯示核心業務放緩,毛利率下滑
第二季展望暗示Intel核心業務普遍走軟,尤其是數據中心及晶圓代工業務。毛利率預計將由第一季的39.2%跌至36.5%,受產品組合、代工量及18A製程啟動成本影響。
產品方面:首款18A製程的Panther Lake計劃年底推出
Intel重申將於2025年底推出首款採用18A製程的Panther Lake產品。總裁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表示:「Panther Lake產品競爭力強,我們預期市場反應熱烈。」她指出AI升級的PC需求已有初步商業信號。
長遠發展聚焦產品競爭力及AI平台建設
陳立夫強調公司長期將聚焦提升產品競爭力、重建客戶信任及打造端到端AI平台。他坦言成功需時,並涉及文化、設計理念及客戶配合轉變,「沒有速成方法。」
儘管短期挑戰重重,Intel堅持轉型決心
陳立夫表示:「我不會滿足於現狀,直到重新贏得客戶信任。透過消除低效及改變營運模式,我堅信能降低成本,保障未來。」
—
評論與分析:
Intel此次財報及展望透露出其在全球經濟和技術變局中謹慎應對的態度。面對中美貿易緊張及通脹壓力,Intel選擇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及削減成本,顯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高度警覺。尤其是扁平化管理的舉措,反映了傳統大型晶片巨頭在創新速度與效率上的掙扎,這不僅是Intel的問題,更是整個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挑戰。
此外,削減資本支出以更有效利用現有資產,透露出Intel在資本密集型行業中尋求更高資產回報率的策略調整。這或許是對過去過度擴張的一種反思,也反映出在製程技術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資源配置需更加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Intel仍然押注18A製程和AI市場,這是其長期轉型的核心。陳立夫坦言改變需要時間,顯示Intel認識到技術領先地位的重建非一朝一夕,但這種耐心和決心對於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
整體而言,Intel的未來充滿挑戰,但其積極調整管理及資本策略,配合聚焦AI和製程創新,為投資者提供了既謹慎又充滿希望的信號。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來說,Intel的動向值得密切關注,因為其變革成敗將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乃至科技產業的格局。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