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系統
自我保管的智慧進化:十年的辯論再度回歸
集中式交易所(CEX)依然面臨大規模安全漏洞的風險,但隨著自我保管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透過先進的安全功能來保護他們的加密貨幣資產。
意見
作者:Alvin Kan,Bitget Wallet首席運營官
又來了:一個頂級的集中式加密交易所遭到黑客攻擊,這次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損失。我們幸運地避免了最壞的情況——平台崩潰和對整個行業的毀滅性影響。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強大的市場參與者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集中式交易所管理客戶資金的自由伴隨著風險,提醒用戶傳統的非保管存儲仍然是最安全的選擇。隨著最近安全功能的進步,錢包能夠保護資產,並幫助用戶安全地最大化他們的加密貨幣。
黃金法則永不過時
在15億美元的Bybit黑客事件後,情況很快穩定下來。然而,如果該平台沒有保持客戶資金的1:1儲備,這次黑客事件可能會對整個行業造成嚴重後果。當FTX在2022年出現流動性問題時,銀行擠兌在幾天內摧毀了該平台,數十億的償還才剛剛開始。
歷史上,CEX一直是黑客的主要目標。在2012年至2023年間,集中式交易所遭遇了118次黑客攻擊,損失近110億美元。這是直接從區塊鏈網絡和加密貨幣錢包中被竊取資金的11倍。我們一再看到加密市場巨頭的脆弱性。黃金法則“不是你的私鑰,就不是你的比特幣”依然極具相關性。
將資金存入集中式加密交易所意味著將資金的存儲權委託給他人。CEX保留所有私鑰,因此對客戶資金擁有完全控制權。除了提供順暢的交易體驗外,這還帶來了一些不愉快的後果。
首先,集中式平台在少數錢包中存儲大量資金,使其成為黑客的常見目標。CEX使用冷錢包和多重簽名交易,這本應是一種最終安全的方法。然而,這一框架依賴第三方基礎設施來合併簽名,而這些系統卻顯示出脆弱性。當交易者讓CEX保留他們的私鑰時,存在失去所有資金的風險,這是他們完全無法控制的。
除了黑客攻擊,還有許多其他方式會使我們的資金面臨風險。集中式交易所可能因複雜的法律原因凍結賬戶,施加提款限制,或管理不善導致破產。歷史表明,這些事情往往出乎意料地發生,而準備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負責存儲資金。
不僅僅是加密技術
當你將加密貨幣存儲在非保管錢包中時,你的私鑰以加密形式保存在你的設備上。你對資金擁有完全控制權,與集中式平台完全不同。
自我保管並非零風險。你可以與任何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互動或交換任何(甚至未上市的)代幣。這種自由伴隨著巨大的責任:在過去幾年中,DeFi平台已成為更頻繁的攻擊目標。開發者往往專注於快速增長,忽略了安全措施。
然而,今天的錢包支持用戶的自由,提供比以往更多的工具來保護他們的資金。這些工具包括幾層加密,確保只有你能訪問你的私鑰。通常,發送交易需要通過密碼驗證,並且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權限也需要雙重保護,以保障日常錢包活動的安全。
一些錢包甚至消除了記住助記詞的需要,同時保持去中心化。如果你設置了一個多方計算錢包,私鑰將分散在多個設備上。這樣就沒有單點故障的風險,即使其中一個錢包持有者丟失,你仍然可以恢復對資金的訪問。
當今的安全措施更進一步,使“僅存儲”錢包成為過去。除了私鑰加密外,錢包還能檢測加密環境中的風險,幫助用戶限制與惡意項目的互動。專門的系統能夠檢測釣魚攻擊、惡意地址和欺詐合約,為用戶顯示風險警報,幫助他們防止盜竊。
有時,用戶會授予DApps過多的權限,允許其無限訪問資金,然後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一些錢包提供簡單的工具來審查之前授予的權限並撤銷訪問,尤其是在系統標記為風險時。
負責任的錢包也會定期接受多方獨立安全審核,檢查其核心代碼和額外功能,如代幣交換工具、NFT市場等。一些平台還維護保護基金,以便在發生安全事件時賠償用戶。最後,一些平台還教育用戶如何保護自己免受詐騙。
優質的非保管錢包不僅能妥善存儲資金,還能幫助你安全地使用資金,讓你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加密資產。
集中式交易所的錢包中存儲著大量資金,吸引著黑客如同火焰吸引飛蛾。一個解決方案是將資產分散到更多的錢包中,以便一個錢包的損失不會危及整個系統。另一個解決方案是用戶減少對集中式平台的依賴,重新掌握資金的控制權,利用錢包的智能安全功能。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當前加密貨幣市場安全問題的深刻見解,強調了自我保管的重要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個人用戶應該更加重視資金的安全,並積極尋找可靠的非保管解決方案。這不僅是對自身資產的保護,也是對整個行業未來的負責。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