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法院阻止特朗普關稅政策 或刺激早段買盤興趣
美國主要指數期貨現時指向週四高開,預料美股將有望反彈,因昨日波動市後大致收低。
特朗普關稅被法院阻止 市場或現早段買盤
市場早段的買盤興趣,主要受聯邦法院阻止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措施落實的消息刺激。國際貿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以緊急經濟權力為由徵收關稅,屬越權行為。
三位法官組成的小組表示:「全球性及報復性關稅命令,超越了IEEPA(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授權總統以關稅方式調控進口的權力範圍。」
法官同時指出,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並以打擊毒品走私為由的關稅,同樣無法成立,因為相關威脅與命令所述並不相符。
特朗普政府已即時提出上訴,最終或需由最高法院裁決。
Nvidia財報利好 帶動科技股氣氛
Nvidia(英偉達)公佈首季業績,收入及盈利均超市場預期,令該股盤前大升5.3%。這消息亦有望成為美股開市初段的另一股動力。
昨日美股回顧:大市尾段轉弱
昨日美股大部分時間方向不明,尾市轉弱,部分抵消了前一交易日的升幅。道指下跌244.95點或0.6%,報42,098.70點;納指跌98.23點或0.5%,報19,100.94點;標普500跌32.99點或0.6%,報5,888.55點。
投資者大多觀望Nvidia業績,未有作出明顯部署,加上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在,令部分資金維持觀望。
上週五,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拖累美股急跌;隨後他決定延遲徵稅,刺激週二美股反彈。
房屋類股份昨日表現最差,費城房屋指數下跌2.4%。公用事業板塊亦見明顯弱勢,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指數跌1.6%。鋼鐵、石油生產及運輸股同樣受壓,反而金礦股雖然金價輕微回落,仍有上升。
商品及貨幣市場動態
原油期貨微升0.10美元,報每桶61.94美元。黃金期貨則由前一日下跌5.50美元,回升15.40美元,報每盎司3,310.30美元。
貨幣方面,美元兌日圓報144.55,較紐約收市時的144.84略為走弱。兌歐元則報1.1326美元,較昨日的1.1292略為升值。
亞洲市場:科技股領升 日韓港齊創佳績
週四亞洲股市大多向好,科技股因Nvidia業績帶動而急升,舒緩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美國貿易法院阻止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政策,認為總統無「無限權力」向全球徵稅,進一步提振市場風險胃納,避險資產需求減弱,日圓兌美元一度跌至146.26,金價亞洲時段曾見3,280美元。油價與股市齊升。
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升0.70%,報3,363.45點,儘管美國對部分對華出口實施新限制。香港恒生指數升1.4%,收於23,573.38點。
日本市場受惠日圓偏弱及Nvidia業績推動,出口及晶片股大幅上揚。日經225指數升1.9%,報38,432.98點,創5月13日以來新高;東證指數升1.5%,報2,812.02點。汽車股如豐田、本田、日產、日野升4-6%,半導體設備股Advantest升5.4%,東京電子升4.3%,AI概念股Fujikura升5.5%。
韓國股市受央行今年第四度減息及政治不確定性下,機構買盤推動,Kospi指數升1.9%,報2,720.64點,創今年新高。
澳洲股市則微升,創三個月新高,S&P/ASX 200指數升0.2%,報8,409.80點,能源股領漲。Woodside Energy集團因政府延長西北陸架氣田壽命,股價升2.8%。新西蘭NZX-50指數則連跌兩日,跌0.7%,報12,281.31點,為五月初以來最低。
歐洲市場:特朗普關稅被判違規 AI及奢侈品股領升
美國法院裁定特朗普超越權限徵收全面關稅後,歐洲股市週四普遍上升。法國CAC 40升0.5%,德國DAX及英國FTSE 100分別升0.1%。
AI概念股如ASML、施耐德電氣升2-3%,奢侈品股LVMH、開雲、Burberry升1-2%。倫敦上市的Braemar因宣布新增長計劃及回購股份,股價下跌近8%。
中國呼籲美國「全面取消錯誤單邊關稅措施」。特朗普政府已提出上訴。
美國經濟數據:失業救濟申請多於預期 GDP收縮幅度下調
美國勞工部公佈,截至5月24日止一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至24萬人,較前週修正後的22.6萬人多1.4萬人,超出市場預期。四週平均值則微跌至23.075萬人。
商務部同日公佈,美國2025年第一季實質GDP按季下跌0.2%,較早前公佈的0.3%輕微收窄。投資上修帶動跌幅收窄,但被消費支出下修部分抵消。
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協會將於美東時間上午10時公佈4月待簽房屋銷售報告,市場預期按月跌1.1%,三月則升6.1%。
芝加哥聯儲主席Goolsbee、聯儲理事Kugler、三藩市聯儲主席Daly及達拉斯聯儲主席Logan將於不同場合發表講話。
編輯評論:美國司法制衡與金融市場的「預期管理」遊戲
這次美國法院阻止特朗普關稅政策,除了即時為全球市場帶來喘息空間,更反映美國三權分立的制衡機制對經濟政策有實質影響。特朗普以「緊急經濟權力」為由,試圖繞過國會大規模加徵關稅,法院果斷否決,正好對「行政權無限擴張」劃出紅線。這對於全球貿易秩序、法治信心、甚至未來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可預測性,都是一個關鍵信號。
從市場反應看,科技股、AI概念強勢反彈,反映資金對「政策風險解除」極為敏感。這亦說明,現時的金融市場愈來愈像一場「預期管理」遊戲,政策消息的細微變化,足以令資本大舉進出。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除了要關注基本面,更需洞悉政策走向及其背後的法律風險。
亞洲市場方面,雖然美國對中國科技出口再收緊,但整體氣氛已由「政策利淡」轉為「利空出盡」。日本、韓國、香港等地股市齊升,反映資金在全球政策博弈下,持續尋找「暫時安全區」。值得留意的是,韓國央行減息及澳洲能源板塊表現,或預示環球資金逐步由科技轉向實體經濟及能源板塊。
最後,失業救濟申請多於預期、GDP收縮幅度下調,顯示美國經濟復甦仍有波折。聯儲局官員密集發言,預示未來貨幣政策仍充滿不確定性。對香港投資者而言,如何在「政策預期」與「基本面」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