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會議員警告英國強迫Apple開後門恐危及用戶安全
布魯塞爾報道 — 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Jim Jordan與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Brian Mast於周三警告英國,該國要求Apple為其加密用戶數據開設後門的命令,可能會被網絡罪犯及威權政權濫用。
Apple一直堅持絕不會在其加密服務或設備中設置所謂的「後門」,並已向英國的調查權力法庭(Investigatory Powers Tribunal,簡稱IPT)提出挑戰。由於英國的這項命令,Apple在今年二月取消了為英國用戶提供的「進階數據保護」功能。該功能原本允許使用者啟用端對端加密,確保只有用戶本人,而非Apple,也無法解鎖儲存在iCloud上的數據。
Jordan與Mast在致英國內政大臣Yvette Cooper的聯合信中指出:「像TCN(技術能力通知)這樣在端對端加密系統中設置後門,會引入系統性漏洞,令惡意分子,包括網絡罪犯與專制政權可加以利用。」他們強調,這些漏洞不僅影響英國用戶,亦會波及美國公民及全球其他用戶,因為Apple的服務具有全球性。
他們敦促Cooper允許Apple向美國司法部透露該命令的存在,以便評估其是否符合美英根據《CLOUD法案》達成的協議,該協議禁止要求企業解密數據的命令。
根據英國法律,美國公司若透露或確認此類命令,即使是向本國政府,也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這兩位議員呼籲英國內政部重新考慮發出需要削弱加密技術的TCN,因為此類措施違反國際人權標準,包括歐洲人權法院的判決,該判決認為削弱加密侵犯隱私權。
英國內政部則表示,若要存取個人數據,必須取得授權令。
—
評論與啟示
這場圍繞Apple加密後門的爭議,揭示了數碼時代中隱私權與國家安全之間的複雜拉鋸。英國政府企圖透過法律強制企業設置後門,意圖加強對犯罪與恐怖主義的打擊,但此舉無疑也打開了潛在的安全漏洞,讓不法分子或威權政府得以利用,反而削弱整體的網絡安全。
美國議員的介入,不僅反映了跨國科技企業的全球影響力,也凸顯國際間在數據保護與執法權限上的矛盾與挑戰。尤其是在全球化數據流通的背景下,一國的政策決定可能波及全球用戶,這要求各國政府必須謹慎權衡安全與隱私的平衡。
此外,Apple的立場展示了企業在用戶信任與政府監管間的艱難抉擇。若企業被迫設置後門,可能損害其品牌聲譽與用戶信任,長遠看反而不利於國家安全——因為用戶可能轉向更難監控的服務或技術。
未來,如何在保障公民隱私權的同時,有效打擊犯罪,將是全球科技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這不僅涉及技術層面,更牽涉法律、倫理與國際合作的多重維度。香港作為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城市,也應密切關注此類議題,平衡本地用戶的數據安全與政府監管需求。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