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黨議員促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退出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IPO承銷
路透社報道,負責監督中國事務的美國眾議院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約翰·穆倫納(John Moolenaar)周四公開呼籲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及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撤出即將承銷的中國電動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
穆倫納致函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及美國銀行CEO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指出寧德時代已被美國國防部列為中國軍事公司,且其鋰離子電池可能將用於中國潛艇艦隊。他還指控寧德時代與一個在新疆地區運營強迫維吾爾族勞工營的準軍事組織有關聯。
穆倫納在聲明中強調:「若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繼續承銷這次IPO,將可能涉及為種族滅絕行為提供資金背書,損害美國產業利益,並危及美國軍人安全。」
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雙方發言人均拒絕置評。寧德時代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商,暫未回應置評請求。自今年一月被美國國防部列入黑名單後,寧德時代曾公開聲明「未參與任何軍事相關活動」,並否認其供應鏈涉及新疆地區。
中國駐美大使館亦未有立即回應相關查詢。
寧德時代計劃於今年第二季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據路透早前報道,該公司目標透過此次IPO籌集至少50億美元,若成功,將成為香港近四年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超越快手科技2019年籌得的62億美元。
此外,路透社今年一月報導,寧德時代是特斯拉上海工廠主要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該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最大的生產基地。
編輯評論:
這宗事件反映了中美科技及經濟競爭的複雜局面,亦暴露了全球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密切連繫。美國國會議員以人權與國家安全為由,施壓金融機構退出寧德時代IPO,凸顯了美國政府對中國軍事及新疆問題的高度警覺。摩根大通與美國銀行身處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在商業利益與政治壓力之間取得平衡,這不僅是企業的風險管理問題,更涉及道德與國際形象。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電動車電池龍頭,其產品對全球新能源轉型至關重要,若被政治因素阻擋融資,可能影響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節奏。另一方面,若金融機構忽視潛在的軍事及人權爭議,則可能面臨聲譽風險甚至法律責任。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在此次IPO中扮演關鍵角色,需審慎處理國際政治壓力與市場開放之間的微妙關係。未來,隨著中美關係不斷緊張,類似事件恐將頻繁出現,金融機構及監管部門的應對策略將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重要觀察指標。
總結來看,這次IPO事件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是國際政治博弈的縮影,提醒我們在全球化背景下,經濟活動與地緣政治密不可分,投資決策亦需全面考量多重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