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拖累美股下跌,金價創新高,市場聚焦鮑威爾發言——週三市場動態分析
美國三大指數週三中午時段普遍下挫,科技股及半導體板塊領跌,主因是美國政府再次收緊對中國的芯片出口限制。
美國政府禁止Nvidia(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芯片,市場估計此舉或令Nvidia單季收入減少高達55億美元,Nvidia股價即時下跌近7%。其他芯片製造商同樣受壓,AMD(超微半導體)因旗下MI308芯片納入新出口許可要求,股價下挫6%。
追蹤半導體板塊的iShares Semiconductor ETF(SOXX)下跌3.4%,行業氣氛進一步轉差。荷蘭半導體設備巨頭ASML季度收入未達市場預期,股價跌5%。
宏觀經濟方面,美國三月零售銷售數據超預期,按月增長1.4%,高於預測的1.3%,創2023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這反映美國消費者需求依然強勁,暫未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
同時,美元指數回落至100以下,顯示美元賣壓加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則維持在4.33%左右,變動不大。
避險資產方面,金價持續強勢,升2.5%至每安士3,320美元,創歷史新高,反映市場避險情緒濃厚。
大宗商品方面,油價顯著反彈,WTI原油升2%,報每桶62美元。比特幣亦升1.3%,現報約84,500美元。
市場焦點現時集中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的講話,投資者關注其對貨幣政策及經濟前景的最新看法。
美國主要指數及ETF週三表現
主要指數 | 價格 | 變幅 (%) |
---|---|---|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 40,318.86 | -0.1% |
羅素2000 | 1,872.38 | -0.6% |
S&P 500 | 5,340.12 | -1.0% |
納斯達克100 | 18,501.22 | -1.7% |
根據Benzinga Pro數據:
– SPDR S&P 500 ETF Trust(SPY)跌0.9%,報$532.68。
– SPDR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IA)跌0.1%,報$403.09。
– Invesco QQQ Trust Series(QQQ)跌1.7%,報$450.31。
– iShares Russell 2000 ETF(IWM)跌0.5%,報$185.84。
– Ener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E)升1.1%,表現最佳;Technolo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K)跌2.2%,表現最差。
S&P 500週三升幅最大5隻股份
公司 | 變幅 (%) |
---|---|
Abbott Laboratories(ABT) | 5.39% |
United Airlines Holdings(UAL) | 4.33% |
The Travelers Companies(TRV) | 4.17% |
APA Corporation(APA) | 3.92% |
The Mosaic Company(MOS) | 3.84% |
S&P 500週三跌幅最大5隻股份
公司 | 變幅 (%) |
---|---|
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JBHT) | -8.40% |
Nvidia(NVDA) | -6.81% |
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 | -5.81% |
KLA Corporation(KLAC) | -4.77% |
The Interpublic Group of Companies(IPG) | -4.71% |
編輯評論:科技冷戰下的全球市場新格局
這次美國加碼限制對華芯片出口,明顯不單止是商業競爭,更是科技冷戰的延續。Nvidia和AMD這兩間美國科技巨頭,短期內因為中國市場受限,收入和增長預期都必然受壓,但長遠來說,這種政策會否反而逼使中國加速自研芯片、甚至令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進一步分裂?這點值得深思。
ASML作為歐洲半導體設備龍頭,雖然今次業績未如理想,但其技術壟斷地位暫時無人能及。未來如果中美科技戰繼續升溫,ASML會否成為地緣政治博弈下的「槓桿」?歐洲企業如何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將會是另一個重要觀察點。
另一方面,金價創新高反映全球資金正在尋找避風港,這種現象其實是對全球政經不確定性的直接回應。油價反彈與比特幣上升同樣顯示,市場對傳統與新興資產的需求並存,這種多元化避險策略,對香港及亞洲投資者來說,正好提供了資產配置的新啟示。
最後,鮑威爾的發言能否穩定市場信心,還是會進一步引發波動,將成為短期內資本市場的最大變數。美國經濟數據依然強勁,但科技戰陰霾未散,全球市場正進入一個「高增長與高風險並存」的新常態。
作為香港投資者,這一輪美國科技股調整,不應只看短線波幅,反而要關注背後的結構性變化——例如供應鏈重組、科技自主化趨勢,以及新興市場的受益空間。未來一年,誰能適應地緣政治與技術規則的雙重洗牌,誰就能在新格局中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