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美國銀行證券客戶上周轉為淨賣出美股,標普500下跌2.6%
根據美國銀行證券(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最新的資金流數據,上周其客戶首次於五周以來出現淨賣出美國股票,當時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6%。這次賣盤主要來自個股,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s)同樣錄得淨流出。
機構客戶帶頭賣出,已連續三周拋售。對沖基金在連續兩周買入後,也加入了拋售行列。相比之下,私人客戶則在短暫停頓後恢復淨買入,過去25周當中有24周錄得正流入,創下美銀數據庫的紀錄。
企業回購活動亦有所放緩,連續第三周低於通常的季節性水平。報告指出:「在財報季結束後回購活動達到高峰,之後通常會持續減速直至六月底。」
板塊資金流現明顯分化,科技股遭遇嚴重拋售
板塊資金流方面出現明顯分歧。科技股領跌,創下自2008年美銀開始追蹤該板塊以來第七大周度淨賣出紀錄。醫療保健及房地產板塊也錄得顯著資金流出。
相反,能源股繼續吸引資金,已連續六周淨買入,是近期持續買入時間最長的板塊。美銀表示:「上月我們將能源板塊評級調升至增持,因為該板塊曾遭遇歷史性忽視;加上稅收法案中對本土製造商的支持條款,許多能源股有望受益。」
在ETF方面,客戶首次在五周內賣出股票型ETF。價值型ETF錄得資金流入,而混合型與成長型ETF則出現資金流出。按市值規模劃分,只有大型股ETF獲得淨買入。
雖然能源個股持續買入,但能源類ETF卻出現資金撤離。通訊服務類ETF逆勢而上,錄得最強勁的資金流入,並延續了三周的買入趨勢。
編輯觀點:資金流動反映風險偏好與市場結構變化
這次美銀數據揭示了機構和散戶投資者之間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機構客戶和對沖基金選擇在科技股大跌時退出,反映出他們對風險的謹慎態度和利潤鎖定需求。相反,私人投資者則顯示出異常堅定的買入姿態,可能受到低利率環境和長期投資心態推動。
能源板塊的持續吸引資金,尤其是在政策利好和估值低迷的背景下,突顯了市場對價值股的重新關注。這也提醒投資者,市場熱點並非一成不變,靈活調整配置以捕捉結構性機會十分重要。
另外,ETF資金流的分化顯示出投資者在風格和板塊上的明顯偏好轉變,成長股短期承壓,而價值和大型股受青睞。未來市場波動或將加劇,投資者需密切留意資金流向及政策變化,謹慎布局。
總結而言,美銀的資金流數據為我們提供了深入了解當前美股市場情緒和結構性變化的窗口,也提醒香港投資者在全球市場動盪中保持警覺,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