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期貨因美日貿易談判「重大進展」反彈,但UnitedHealth暴跌削弱升勢
美國股市期貨在昨日大跌後反彈,主要受惠於美國與日本貿易談判釋出正面訊號。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雙方在達成協議方面有「重大進展」,令市場對貿易前景重燃樂觀。不過,截至早上8時,道指成份股UnitedHealth大跌20%,因公司下調全年盈利預測,加上特朗普再次批評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動作太慢,令升幅收窄。標普500期貨現升0.4%,早段曾升至1.2%,納指期貨升0.8%,「Mag7」科技巨頭大致向好,台積電美國預託證券(ADR)在盤前升3.8%,因其第二季銷售預測超預期。歐洲股市下跌,亞洲則普遍上升。波幅指數VIX回落至約30,較上周高位52明顯降溫。美元微升,日圓則成為G10貨幣中最弱。金價自歷史新高回落,但仍企穩於每盎司3,300美元以上;油價則連升第二日,因美國誓言將伊朗能源出口「清零」。
盤前焦點:科技股領升,醫療保險板塊重挫
盤前交易方面,「Mag 7」科技股大致向好(Nvidia持平,Tesla升0.3%,Meta升0.4%,Apple升0.7%,Amazon升0.5%,Alphabet升0.7%,Microsoft升0.2%)。台積電ADR升3%,因其為Nvidia及Apple主要晶片供應商,並預告2025年持續增長,顯示其有信心應對美中貿易戰。Alcoa因特朗普鋁關稅政策已損失2,000萬美元,股價跌1.5%。其他焦點股份包括:
– DR Horton(DHI)下調全年樓宇銷售預期,股價跌3%。
– Eli Lilly(LLY)因口服GLP-1新藥試驗成功,股價飆升11%。
– 其他減肥藥研發股如Viking Therapeutics(VKTX)受拖累跌5%。
– Hertz(HTZ)因Ackman旗下基金持股消息,股價再升15%。
– UnitedHealth(UNH)下調全年預測,首季盈利遜預期,股價暴瀉20%,拖累Humana(-16%)、Centene(-8%)、CVS(-6%)等醫保股。
貿易談判樂觀情緒遇現實壓力
期貨早段因美日貿易談判進展帶動,但隨UnitedHealth大跌,升幅收窄。特朗普在TruthSocial貼文中批評鮑威爾「總是太遲、太錯」,認為聯儲局應早已減息。債市對此反應平淡,美債孳息全線微升,美元指數上揚。
早前,特朗普稱美日談判有「重大進展」,日圓隨即轉弱,因日本首席談判代表指未有討論匯率問題,市場憂慮美國要求日圓升值的疑慮暫時消除。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重申壓抑通脹的決心,令美債孳息上升,美元受支持。
投資者現時更關注個別國家貿易談判進展,尤其中國,因北京日前表明有多項條件才會與美國重啟談判。
Julius Baer股票策略主管Mathieu Racheter表示:「美日貿易初步進展帶動市場樂觀,但昨日跌幅太大,單日升跌未必代表趨勢,現時下行壓力仍大。」
歐央行預計今日將第七度減息,因特朗普關稅令經濟前景轉差,但行長拉加德料不會明確指引未來走向。鮑威爾則表明對關稅採觀望態度,市場對「聯儲局救市」的期望落空。
La Financière de l’Echiquier基金經理Enguerrand Artaz指出:「除非市場出現重大失序,否則聯儲局不會輕易出手。現時數據並不支持干預,市場下跌本身不是介入理由,尤其在現時估值水平下。」
歐洲、亞洲市場表現:科技與奢侈品分化
歐洲Stoxx 600跌0.5%,建築、醫療、電訊板塊表現最差,能源受Siemens Energy業績帶動領升。重點個股包括:
– Siemens Energy升14%,因大幅上調全年收入及現金流指引。
– ABB升5.1%,宣布分拆機械人部門,專注電氣自動化。
– Sainsbury升4.3%,全年利潤勝預期。
– Hermes跌4.2%,首季銷售遜預期,顯示高端消費也現疲態。
– Biomerieux跌7.5%,因外匯及業務表現不均。
– Man Group跌4.2%,4月上半月資產因市場波動流失56億美元。
– Sartorius AG跌5.6%,被摩根大通點名或受美國削減醫療撥款影響。
– Moncler跌3.4%,意大利高端羽絨服首季增長放緩。
– Pernod Ricard跌1.6%,中國需求疲弱拖累業績。
– VAT Group跌4.5%,儘管預期增長,市場仍感失望。
亞洲股市普遍上升,MSCI亞太指數升0.9%,騰訊、阿里巴巴、Sony為主要推動力。港股、印度領漲,日本、南韓亦有進帳。美國新關稅後,投資者關注美國與多國潛在協議。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警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溫。多個亞洲市場周五休市,包括香港、澳洲、印度。
外匯、債券及商品市場:美元強勢,油金分道揚鑣
歐元兌美元跌0.3%,市場預期歐央行將減息25點子至2.25%。美元指數微升,日圓因貿易談判未談及匯率而走弱。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報4.32%。油價連升兩日,WTI報63.10美元,金價自高位回落至3,323美元,比特幣穩企84,000美元以上。
美國經濟數據及聯儲局動向
美國今日將公布三月房屋動工及建築許可、周度失業救濟申請及費城聯儲4月商業前景指數。聯儲局副主席Barr將於11:45發言。
國際政經焦點:關稅、地緣政治與央行政策
– 特朗普再次批評鮑威爾,稱其「太遲、太錯」,應盡快下台。
– 特朗普會見日本代表,稱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但細節不多,協議尚未成形。
– 美國眾議院能源及商業委員會將於5月7日審議共和黨預算方案。
– 美國國稅局計劃撤銷哈佛大學免稅資格。
– 白宮計劃削減400億美元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預算。
– Nvidia CEO黃仁勳訪問北京,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及DeepSeek創辦人會面。
– 台積電重申2025年收入及資本開支預測,第二季銷售指引強勁。
– 日本財相對特朗普貿易政策引發經濟衝擊表示「深切關注」。
– 歐央行預計第七度減息,年底前或再減兩次。
– 以色列原計劃5月空襲伊朗核設施,惟白宮阻止,正與伊朗談判。
– 美國商會決定不就關稅提訴訟,改為直接遊說白宮。
– 美國信用卡消費增長2.3%,或受復活節及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消費影響。
評論與香港視角:全球貿易戰下的市場新常態
今次美股期貨的波動,充分反映全球貿易局勢對金融市場的深遠影響。特朗普一方面高調宣稱與日本談判有「重大進展」,但實質細節有限,協議遙遙無期。這種「樂觀預期先炒,現實落空即回吐」的格局,正是當下市場的寫照。科技股雖然短線受惠於台積電等業績驅動,但一旦貿易戰升級,芯片出口受限,整個產業鏈都會受壓,這亦解釋了芯片股近期大幅波動。
醫保板塊的重挫,揭示出美國內部經濟壓力與政策不確定性——醫療開支上升、盈利受壓,疊加聯儲局減息遲疑,資金避險情緒升溫。鮑威爾堅持觀望,意味著「聯儲局救市」神話不再,市場要適應無央行護航的新常態。
歐洲方面,奢侈品銷售放緩值得關注,反映高端消費者亦開始審慎,全球消費動力或見頂。能源股逆市而上,顯示地緣政治(如伊朗制裁)對油價支持作用明顯,這對香港的中資油企或有正面啟示。
港股短期內或跟隨亞太區及美股反覆,但長遠仍要關注中美日三方貿易角力,特別是芯片、能源、奢侈品等行業的政策風險。投資者宜多留意政策走向、防守型資產(如黃金)及行業龍頭的抗壓能力,勿過度追逐短線反彈。
最後,這一輪市場動盪再次提醒我們,全球經濟已進入「高波動、低能見度」新時代。無論是美國減息、貿易談判還是地緣政治突發事件,均可瞬間改變市場情緒。香港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未來市場將更依賴政策消息和國際大局,穩健配置、動態調整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