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進一步限制芯片設計軟件出口中國 加強打壓中國半導體野心
美國政府正考慮收緊對中國出口芯片設計軟件的規定,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舉措將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打壓。
相關措施聚焦於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這類軟件對於現代芯片設計至關重要。受影響的企業包括Cadence Design Systems、Synopsys和Siemens等全球領先的EDA供應商。據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向部分EDA軟件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他們暫停向中國客戶發貨。
目前政策細節尚未公開,限制範圍及力度亦未明朗。不過,有關部門發言人表示:「商務部正審查對中國具有戰略意義的出口。在審查期間,部分出口許可已被暫停,或需額外審批。」
這項政策若正式落實,對於在中國市場有大量業務的美國企業影響重大。以Synopsys及Cadence為例,分別有16%及12%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限制措施正逐步升級。最初只針對高端電子零件的生產設備,如今已擴展至設計軟件等關鍵環節。Cadence和Synopsys的軟件不僅被Nvidia和Apple等企業用於設計頂尖處理器,亦涵蓋電源管理等較簡單零件設計。
美國亦曾試圖阻止向中國銷售先進半導體產品,Nvidia成為出口限制的主要對象。Nvidia的晶片對於訓練人工智能模型極為重要。早於特朗普政府時期,Nvidia的H20晶片已被禁止出售給中國,這是自2022年以來第三輪相關限制。
美國的出口管制已成為中美貿易談判中的敏感議題。中國官員認為,美國的限制措施,加上勸阻盟友採用華為Ascend晶片,與日內瓦最近討論的緩和貿易緊張氣氛背道而馳,而這些緊張局勢正是由特朗普政府時期引發。
編輯評論:科技戰升級背後的全球格局與香港啟示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打壓,從生產設備、先進晶片到如今的EDA軟件,明顯是「卡脖子」策略的升級版。EDA軟件是芯片設計的根基,沒有這類工具,即使有最先進的生產線也難以生產出高端芯片。這種「軟件圍堵」比硬件禁運更具長遠殺傷力,因為軟件生態的建立和替代遠比硬件困難。
對中國而言,這不僅是產業層面的挑戰,更是國家科技自主的警鐘。過去中國在硬件製造上已投入巨資,但在EDA等基礎軟件領域長期依賴美國,這種依賴一旦被切斷,將嚴重制約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未來中國勢必要加快自研EDA軟件,但這條路不會短、不會易。
對全球市場來說,這場科技戰意味著供應鏈分裂將加劇。美國企業短期內會因失去中國市場而承壓,但長遠看,全球半導體產業或將形成「美系」與「中系」兩大陣營,技術標準、供應鏈甚至人才流動都可能出現壁壘。
對香港而言,作為中美科技戰的「夾縫地帶」,既有風險也有機遇。一方面,香港金融及科研界需警惕政策風險,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技術來源。另一方面,香港可發揮中介平台優勢,促進技術交流、人才培養及產業鏈多元化,甚至在軟件創新和技術轉移方面開拓新機會。
總結來說,這場圍繞芯片設計軟件的新一輪科技戰,不只是美中兩國的博弈,更是全球科技格局重塑的序幕。未來誰能在基礎軟件、創新生態及產業協同上搶佔先機,誰就能主導新一輪科技革命。香港,在這場變局中,必須看得更遠、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