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普全球評級將本田汽車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主要因美國加徵關稅影響
標普全球評級近日調整本田汽車(Honda Motor Co. Ltd.)及其海外子公司的信用展望,由「穩定」改為「負面」,主要原因是預期美國提高關稅將對本田盈利能力造成較大壓力。儘管如此,本田的長期信用評級維持在「A-」,短期信用評級亦維持「A-2」。
此次展望調整反映標普對本田未來盈利能力的擔憂,認為公司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EBITDA margin)將比先前預期更大幅下降。標普估計本田未來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機會,其EBITDA利潤率會跌破10%並維持在低位。現時公司EBITDA利潤率維持在10%以上,符合現有信用評級標準。
今年4月,美國對汽車進口加徵25%關稅,5月又對汽車零件額外加徵25%關稅。此前標普預計本田EBITDA利潤率會保持在10.0%至10.5%之間,為評級留有一定緩衝。然而,因應美國關稅調升的影響,預計本田2025財年(2026年3月底結束)EBITDA利潤率將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
本田約40%的銷售來自美國汽車銷售,其中約40%汽車產自加拿大及墨西哥。此外,約15%的汽車銷售是出口至美國,令關稅加徵對公司影響較大。
本田在中國市場銷售大幅下滑,電動車競爭力不足
除了關稅壓力外,本田的汽車業務在全球競爭力方面亦面臨挑戰。中國作為本田的重要市場之一,當地汽車製造商因快速推動電動化而實力增強,本田在中國的銷售額2024年同比下跌約30%。在電動車產品線方面,本田的競爭力較海外對手弱,僅有少量電動車型號及有限的生產能力。
混合動力車及摩托車業務成穩定現金流支柱
儘管面臨挑戰,本田的混合動力汽車及摩托車銷售預計將支撐穩定現金流。公司在全球混合動力市場佔有約15%的份額,僅次於日本豐田(Toyota),成為第二大混合動力車製造商。在美國這一核心市場,2024年混合動力車銷售同比增長約40%,未來兩至三年美國混合動力市場仍有擴張潛力。
本田的摩托車業務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市場,全球市場佔有率約35%-40%,EBITDA利潤率約20%,盈利能力強。摩托車業務貢獻公司總EBITDA的30%-40%。
本田將採取多項措施緩解關稅影響
為減輕關稅增加的影響,本田計劃利用美國產能過剩、提高部分產品價格、削減成本、改變零件供應商來源由非美國供應商轉向美國本土供應商,以及重組生產設施。這些措施有望令本田EBITDA利潤率在未來兩年回升至約10%。
標普指出,負面展望反映本田EBITDA利潤率跌破10%的可能性超過三分之一,主因是持續高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及電動車開發投資擴大。若未來24個月內這些風險增大,標普可能會考慮調降本田信用評級。
—
評論與啟示
標普此次將本田展望調整為負面,凸顯了全球汽車產業面對的多重挑戰:地緣政治影響供應鏈與成本結構,電動車快速發展重塑市場格局。本田作為傳統汽車巨頭,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美國加徵關稅不僅直接推高成本,也加劇了本田在全球供應鏈管理上的壓力,尤其是其在北美的生產佈局須快速適應新環境。
中國市場的銷售大幅下滑及電動車產品線落後,反映本田在新能源轉型上的節奏可能落後於本土競爭對手,這是本田未來必須加速彌補的短板。相對來說,混合動力車與摩托車業務仍具穩定現金流和較強盈利能力,成為支撐公司抵禦風險的核心業務。
本田的多管齊下策略,包括調整產能、價格、供應鏈和產品結構,顯示出其靈活應對挑戰的決心。但在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中,如何快速擴充電動車產品線、提升競爭力,將是本田能否持續穩健成長的關鍵。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一展望調整提醒需密切關注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及新能源市場動態,了解汽車巨頭如何調整策略應對挑戰,尋找未來成長機會。對本田而言,轉型壓力與機遇並存,需在保持傳統強項的同時,積極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市場需求。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