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鋼鐵業者考慮美國投資應對新關稅
首爾/悉尼(路透社)- 兩家主要的南韓鋼鐵製造商正在考慮在新設施上的投資選項,因為全球主要生產商正面對自週三起生效的美國鋼鐵和鋁產品進口關稅。
他們表示,選項包括在美國的投資,儘管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行動增強了對美國鋼鐵和鋁製造商的保護,對所有金屬進口恢復了25%的全球有效關稅,並將這些關稅擴展至數百種由這些金屬製成的下游產品,從螺母和螺栓到推土機刀片和汽水罐。
受關稅影響最大的國家包括加拿大(美國最大的外國鋼鐵和鋁供應國)、巴西、墨西哥和南韓,這些國家曾享有某種程度的豁免或配額。
南韓鋼鐵製造商POSCO的發言人表示:「我們計劃更加專注於高附加值產品,並提升我們的技術能力,以更經濟地生產現有產品。」
該發言人補充說:「我們也在考慮在美國或印度的上游鋼鐵工藝投資計劃,但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當地競爭對手現代鋼鐵則在考慮在美國東南部建設鋼鐵廠,但尚未做出決定,該發言人表示,增加的美國關稅將對韓國鋼鐵行業產生負面影響。
南韓此前在2018年特朗普首次任期內達成的協議下,享有免稅鋼鐵配額。
其貿易部周三表示,政府將準備措施,包括支持國內企業的海外投資和擴展新市場。
同時,歐洲鋼鐵製造商長期以來抱怨廉價進口,擔心在市場過剩的時期,可能會有大量鋼材湧入歐洲。
德國最大鋼鐵生產商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因為關稅而使出口轉向歐洲,間接影響將會更為嚴重。這在長期內將嚴重損害歐洲市場。」
其競爭對手薩爾茨基特(Salzgitter)表示,迫切需要採取保護措施,呼籲歐盟與美國進行部門協議。
該公司在聲明中指出:「這是因為美國宣布的鋼鐵關稅將導致更多的鋼材轉向歐洲,進一步增加由於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產能過剩而導致的進口壓力。」
其他歐洲鋼鐵製造商,例如奧地利的維斯塔爾平(Voestalpine),也定期敦促歐盟實施反制措施,而一些公司則計劃在美國擴大生產,這是世界第二大鋼鐵製造商阿賽洛米塔爾(ArcelorMittal)所宣布的。
對於那些在美國市場影響較小或在那裡有主要生產基地的企業來說,他們希望提高的關稅能提升鋼材價格。
澳大利亞上市鋼鐵製造商BlueScope的發言人表示:「隨著美國關稅的生效,公司預計將受到鋼材價格改善的正面影響。」
該公司在俄亥俄州德爾塔的工廠每年生產超過300萬噸鋼,但每年僅向美國出口30萬噸。該發言人表示,他們對澳大利亞未獲得豁免感到失望。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周三表示,因擔心對通脹的潛在影響,該國不會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並將繼續向美國政府遊說尋求豁免。
BlueScope的發言人表示,公司正與「澳大利亞貿易和外交人員在堪培拉和華盛頓特區密切合作,並與國會的多位高層代表進行交流,以確保BlueScope的投資提案得到充分理解。」
在越南,作為第五大鋼材出口國的貿易商表示,新關稅可能使當地公司受益,因為大多數公司在2018年已經被徵收25%的關稅。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河內鋼鐵貿易商表示:「我認為越南鋼材可能會從這項關稅中受益。」
這一情況顯示出全球鋼鐵市場的微妙變化,隨著各國針對保護主義政策的反應,未來的鋼鐵貿易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各國鋼鐵製造商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市場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和政策。這不僅是對生產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企業靈活應變能力的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