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財政部長斥責穆迪下調美國主權評級
華盛頓消息——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週日公開駁斥穆迪(Moody’s)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決定,當時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正努力推動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大規模減稅法案。
貝森特在兩場電視訪談中表示,該法案延續了特朗普首任期內於2017年通過的減稅措施,將刺激經濟增長,增長速度將超過國家負債的增長。儘管非黨派分析人士警告,這項措施將令聯邦政府36.2萬億美元的債務再增加數萬億美元。
貝森特在CNN節目《State of the Union》中說:「我不太相信穆迪的這次降級。」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於週五否決了該法案,一些共和黨強硬派議員表示,他們擔心法案未能有效削減開支。
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週日表示,眾議院仍「按計劃」推動該法案通過。預算委員會將於週日晚間罕見地再次召開聽證會,定於美東時間晚上10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週一凌晨2點)開始。
約翰遜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節目《Fox News with Shannon Bream》採訪時回應共和黨強硬派議員奇普·羅伊(Chip Roy)和拉爾夫·諾曼(Ralph Norman)要求進一步削減開支時說:「我們已經進行了很多次討論,今天還會繼續。」
2017年,國會共和黨人同樣辯稱減稅措施會通過刺激經濟增長來自我彌補。然而,非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即使考慮到經濟正面效應,這些改變在十年內仍令聯邦赤字增加近1.9萬億美元。
編輯評論:
這次穆迪下調美國主權評級的事件反映出美國財政政策的複雜矛盾。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說法強調經濟增長將抵消債務負擔,但獨立機構的數據卻顯示,減稅政策大幅擴大了聯邦赤字。這種說法上的差異揭示了政治與經濟分析之間的張力。
共和黨推動的減稅法案旨在刺激經濟,但同時也帶來龐大財政壓力。強硬派要求更嚴格的開支削減,反映出黨內對如何平衡促進增長與控制債務的分歧。這種內部分裂可能會影響法案的通過速度及內容,進一步增加政策的不確定性。
從香港讀者的角度看,美國經濟和財政政策的動向不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也影響投資環境和國際貿易格局。美國的信用評級調整提醒我們,經濟增長和財政健康需要兼顧,單靠減稅刺激短期經濟表現可能帶來長遠風險。未來政策制定者如何在增長和債務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的關鍵。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