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AI晶片出口禁令引發東南亞科技界震盪
美國針對泰國、馬來西亞收緊AI晶片出口
泰國近年積極發展雲端及數據中心產業,吸引了大量投資。不過,隨住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限制Nvidia等公司向馬來西亞及泰國出口人工智能(AI)晶片,業界擔心這會嚴重打擊泰國科技發展。這項新措施的背後,是美國防止先進半導體經由東南亞中轉流入中國。
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商務部正草擬新規例,禁止中國透過泰國、馬來西亞等中介國家取得Nvidia的高階AI處理器。消息人士透露,這條規例仍在討論階段,未有最終定案,細節可能仍會更改。
SVOA董事總經理Pathom Indarodom表示,美國此舉可能對泰國高科技設備出口設限,尤其是Nvidia的旗艦GPU晶片(如A100、H100和最新的Blackwell B200)。這些晶片是全球AI模型開發的核心,不論是OpenAI、Google,還是新興科技公司、政府部門及大學都依賴它們。Pathom指出,一旦泰國被限制取得這些晶片,本地AI研發及初創企業將首當其衝,面臨嚴重阻礙。
此外,泰國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亦會受影響,因為他們的AI服務將難以擴展。企業客戶可能因此將運算工作轉移到海外,導致數據主權風險上升,這與泰國成為區域AI樞紐的目標背道而馳。
Pathom認為,若泰國無法取得西方技術,或需轉用中國的替代方案。地緣政治風險下,泰國應該投資開放源碼AI模型,並與亞洲其他國家建立戰略技術聯盟,打造更有韌性的AI生態圈。
泰國投資委員會數據顯示,2022至2024年期間,有27個數據中心及雲端服務項目申請投資推廣,共涉及2,900億泰銖。今年首五個月,新數據中心項目已達8個,總值1,830億泰銖。
根據Cushman & Wakefield報告,馬來西亞數據中心發展迅速,預計至2030年,其人均每兆瓦比率整合速度為亞太區最快,泰國排名第二,日本第三。
Damac Digital東南亞區總經理Supparat Singhara na Ayutthaya也表示,計劃中的AI晶片出口限制將削弱外資對泰國雲端及數據中心行業的信心。他建議泰國商務部及數碼經濟部應加強出口管制,同時與美國積極溝通,否則泰國可能被最新科技潮流排除在外。
未有直接制裁,監管趨嚴
SIS Distribution董事總經理Somchai Sittichaisrichart解釋,美國新規例並非直接制裁泰國,而是加強監管,防止中國企業透過泰國代理取得AI運算服務或晶片。他指出:「泰國公司仍可進口AI晶片,但新規例實施後,檢查重點會由進口商延伸至最終用途,特別是確保晶片不是供中國客戶使用。」
有雲端服務業者匿名稱,為應對美國新規例帶來的風險,公司或會考慮將部分業務由泰國轉移至其他國家。
Light Up Total Solution(LTS)行政總裁Putt Tratkosit表示,公司本身不涉及將晶片轉售至中國,因此不受美國措施直接影響。LTS主要為泰國政府及企業提供AI基礎設施設計、安裝及調試服務,並與唯一獲Nvidia官方認證、可直接向美國購買晶片的Siam AI Corporation合作。他補充,若美國出口管制落實,未來進口晶片可能需額外審批,但規例並不禁止本地使用,AI及數據中心服務可如常運作。
Putt又指,泰國對AI解決方案的需求依然強勁,LTS反而預期短期內會有更多客戶加快進口AI晶片,令基礎設施項目部署加速。
編輯評論:泰國、馬來西亞被推向地緣政治科技戰前線,亞洲AI生態或現新變局
美國針對東南亞兩大新興數據中心樞紐的AI晶片出口限制,其實是一場全球科技冷戰的延伸。這種「出口管制」不僅僅是經濟戰,更是科技主導權的再分配。以往大家以為「中美科技戰」只在兩國之間拉鋸,但今次泰國、馬來西亞被點名,顯示亞洲區內國家已經成為這場爭奪戰的前線。
這對香港科技業界及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警號。AI晶片不單止是硬件,更是數據主權、產業升級、國家安全的象徵。泰國的例子證明,單靠引進國際雲端或數據中心並不足夠,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整個生態圈隨時被一紙禁令打亂。
同時,泰國專家提出投資開源AI模型、強化亞洲區內合作,這正好切中要害。未來亞洲地區或會出現更多「去美化」或「去單一供應鏈」的AI生態,開源、去中心化、跨國協作將成為新趨勢。對香港來說,這既是風險,也是機遇——我們能否成為促進亞洲科技自主及合作的橋樑?還是會被排除在新一輪AI競賽之外?這值得每一位本地決策者與業界深思。
最後,這場AI晶片出口戰也提醒我們,科技發展從來不是純粹的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國際關係、政策、產業結構的複雜棋局。香港、東南亞甚至整個亞洲,必須及早佈局,否則只能在巨頭博弈下被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