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Nvidia中國對手摩爾線程、沐曦科技擬IPO集資逾百億人幣,搶攻美國禁令下AI芯片市場
兩間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摩爾線程(Moore Threads)及沐曦科技(MetaX),正計劃透過首次公開招股(IPO)合共籌集120億人民幣(約16.5億美元)。這兩間公司都押注於美國對中國科技出口的限制,認為這將推高國內對本地芯片產品的需求。
中國AI芯片初創借勢美國出口禁令,加快融資步伐
據路透社報道,摩爾線程總部設於北京,目標籌集80億人民幣,而總部位於上海的沐曦科技則計劃集資39億人民幣。兩間公司均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這些融資計劃,反映了中國芯片企業加速搶佔國內GPU(圖形處理器)市場的決心,配合北京大力扶植本土AI芯片冠軍的政策,搶佔人工智能發展先機。
美國自去年以來不斷收緊對華高端晶片出口,最新一輪規則於今年四月實施,禁止Nvidia其中一款最受歡迎的H20芯片出口中國。這些限制令北京更急於打造自主的芯片產業鏈。
搶佔政策機遇,兩公司研發投入龐大但虧損持續
摩爾線程及沐曦科技均坦言,美國的制裁是其發展面臨的重大風險,但同時強調這些限制亦為本地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兩間公司主攻GPU設計,力圖與Nvidia產品正面競爭。不過,過去三年兩者都錄得大額虧損,主因是研發投入龐大,反映中國芯片業要追趕國際巨頭,仍需大量資本和技術積累。
中國科技巨頭轉用國產AI芯片,國策推動自給自足
摩爾線程及沐曦科技選擇在美國出口禁令之下上市,正是中國企業減少對外國芯片依賴的縮影。今年五月,阿里巴巴、百度及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已開始轉投國產AI芯片,以應對美國出口管制及Nvidia處理器庫存短缺的壓力。
這股本土化浪潮亦呼應中國整體「芯片自給自足」大戰略。中國工信部正推動主要汽車製造商,在2027年前實現100%國產芯片供應,並要求企業定期自我評估國產芯片採用率。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加大國內芯片企業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動力。
編輯評論:中國芯片自主的困局與新機遇
這次摩爾線程、沐曦科技高調籌資上市,標誌著中國AI芯片產業進入了「國策驅動+資本助推」的新階段。美國的科技封鎖,表面上為中國企業帶來壓力,實際上卻成為加速本土技術突破的催化劑。過去中國芯片業長期依賴國外高端技術,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如今政策、資本、產業鏈全面傾斜,或將孕育出一批真正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玩家。
但值得警惕的是,摩爾線程、沐曦科技等新興企業,雖然有政策紅利和資本支持,短期內仍難以與Nvidia等國際巨頭在技術、規模和生態上抗衡。龐大的研發開支和連續虧損,反映中國芯片自主之路並不平坦。最終,能否突破關鍵技術、建立自主生態、贏得市場認可,才是中國芯片產業真正「突圍」的關鍵。
對於香港和全球投資者而言,這波中國芯片IPO熱潮,既是新經濟機遇,也是高風險賽道。如何辨別「國策概念」與「技術實力」,將成為投資決策的關鍵分水嶺。未來幾年,中國AI芯片產業的成敗,將深刻影響全球科技格局,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