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與阿聯酋簽訂歷史性AI協議 阿布扎比5GW超級AI園區將挑戰美國實力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剛剛獲得美國批准,將在阿布扎比興建全球最大、位於美國以外的人工智能(AI)園區,這標誌著美國過往科技出口政策的重大逆轉。
特朗普總統於5月16日到訪阿布扎比,並在當地宮殿與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及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會面,正式簽署這項具歷史意義的協議。協議有望讓阿聯酋獲得數十萬枚先進AI晶片,這些晶片過去因為美國擔心技術轉移至中國而被限制出口。
這項協議對阿聯酋來說是重大的外交勝利。阿聯酋一直在美國這個長期盟友和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之間小心拿捏平衡。特朗普政府則相信,透過規定數據中心由美國公司營運,可以解決安全疑慮。
協議內容包括雙方的重大互惠承諾。根據白宮聲明,阿聯酋需投資、建造或融資美國本土規模不亞於阿聯酋的數據中心。此外,阿聯酋還承諾進一步令本國的國安法規與美國看齊,包括加強防止美國技術被轉移至第三國的措施。
據悉,阿聯酋或將於2025年起,每年獲准進口多達50萬顆Nvidia最先進的AI處理器。Nvidia對此未作評論,阿聯酋外交部亦暫未回應查詢。
協議的焦點,是阿布扎比將興建一個佔地10平方英里(約25.9平方公里)的AI超級園區,配備高達5吉瓦(GW)電力供應AI數據中心。蘭德公司分析師Lennart Heim在社交媒體上指出,這個電力規模已超越目前所有已知的AI基建計劃,可同時支持約250萬枚Nvidia旗艦B200晶片運作。
儘管園區由阿布扎比國有企業G42負責開發,美國商務部長Lutnick強調,數據中心將由美國公司營運,並由美方管理雲端服務,覆蓋整個地區。
協議還包括多項技術合作:高通(Qualcomm)將在當地設立AI工程中心,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則與本地機構合作,推動網絡安全和雲端採用。
美國這次政策轉向,與過去數年嚴防中國取得高階半導體的保護主義措施大相徑庭。特朗普政府AI事務專員David Sacks早前在利雅德表示,拜登政府的出口管制「從來不打算針對朋友、盟友或戰略夥伴」。
近月來,AI已成為阿美關係的核心議題。阿聯酋總統去年12月在拜登總統任期尾聲訪問華盛頓時,亦有討論AI合作。當地國有投資機構G42和MGX一直積極投資美國AI公司,包括OpenAI和馬斯克的xAI。微軟去年亦投資15億美元於G42。
這些合作均設有安全保障條款,G42更曾按美國要求拆除中國硬件,並撤資中國企業。
儘管阿聯酋已積極與美國靠攏,中國科技巨頭如華為、阿里雲仍在當地有業務。今年初,路透社報道指,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阿聯酋在內,多個國家出現有組織走私AI晶片到中國的情況。
記者評論:美國AI地緣戰略新棋局,阿聯酋成全球技術爭奪新橋頭堡
這宗協議不單止是美國對阿聯酋的技術出口放寬,更是美中科技冷戰下的地緣戰略新一章。過去幾年,美國極力防止中國取得AI和半導體核心技術,對盟友亦設下嚴格限制。今次美國突然對阿聯酋開綠燈,背後既有經濟利益考量,更反映美國需要拉攏中東盟友,鞏固自己在全球AI主導地位。
阿聯酋的角色極為關鍵。它一方面是美國軍事盟友,另一方面又和中國有深厚經貿關係。美國容許阿聯酋興建全球最大AI園區,表面上是「美資營運、數據受控」,但實際上阿聯酋手握大量AI運算資源,將成為全球AI產業的新樞紐。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難以忽視的挑戰;對歐洲和亞洲其他新興市場,亦會產生巨大壓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協議雖然設有多重安全保障,但過往已經證明,技術和晶片一旦流入第三國,最終仍有可能經各種渠道流回中國。阿聯酋本身就是走私AI晶片的熱點之一。美國這次的信心,究竟是基於現實掌控,還是無奈妥協?這將決定未來全球AI技術的流向和權力重心。
最後,不論協議如何設計,這場AI資源的爭奪戰,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美中對抗,更是多方勢力在全球供應鏈、資本和地緣政治中的博弈。阿聯酋能否成為「中立」的AI超級樞紐,還是最終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值得我們繼續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