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停止採取措施遏制中國高科技進步
中國日報社論
2025年5月14日
穩定美中經濟和貿易關係的機會正在被美國浪費。美國近日採取新的措施,試圖阻止其他國家在人工智能半導體領域與中國進行交易。
美國商務部周三宣布,取消了前任總統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並實施額外的措施,加強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這些措施旨在長期遏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
拜登政府在一月份發布了人工智能擴散規則,將世界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的18個美國盟國可以與美國自由貿易人工智能芯片,但須接受美國監督。第二等級的大約120個經濟體受到某些限制。第三等級,包括中國大陸、俄羅斯和伊朗等經濟體,被禁止獲得先進芯片。
這些規則極具歧視性和損害性,遭到了國內外的強烈反對。美國公司也表示反對,認為這些規則將扼殺創新,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監管負擔,損害美國與數十個國家的關係。
美國商務部取消這些規則的藉口是,它們將扼殺美國的創新,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監管負擔,損害美國與數十個國家的關係。但實際上,這些藉口只是為了克服美國公司對新限制的反對。
根據美國商務部周二發布的指南,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人工智能芯片都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這一舉措旨在脅迫其他經濟體停止與華為的合作,華為是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和創新領袖。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此前表示,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在未來兩三年內可能達到約500億美元。他強調,如果美國公司因政策限制而錯失這一市場,將面臨收入損失和就業崗位流失等一系列衝擊。
美國商務部表示,將告訴美國公司如何保護其供應鏈免受最新針對中國的政策影響。
然而,美國政府並未意識到,其高科技領域的對華遏制戰略促使中國在這一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自給自足。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周一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技術封鎖產生了與預期相反的效果。中國不僅未被遏制,反而在芯片製造等領域實現了全速發展。蓋茨表示,隨著開源軟件的廣泛應用,美國政府基本上難以遏制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
如果美國真正認識到雙邊經濟和貿易關係對雙方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就應該停止言行不一。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周一於北京舉行的第二次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言表示,中國主張人工智能的公平和包容性發展,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中國認為,數字紅利不應成為數字霸權的特權,智能革命不應擴大數字鴻溝。作為該領域的兩大領軍者,美國應與中國合作,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安全的,對世界有益。
雖然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但只需要一方犯錯就可能造成災難。
作為編輯,我認為美國政府的舉動是典型的「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的高科技進步,但最終受損的卻是美國自身的利益。美國公司將因政策限制而錯失中國巨大的市場,中國則會在技術創新方面繼續取得進步。
此外,美國政府的舉動也反映出其對中國的誤解。中國不僅僅是一個競爭對手,更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美國應該與中國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確保其安全性和普惠性。
總之,美國政府應該停止採取措施遏制中國的高科技進步,轉而與中國開展合作,推動雙方共同發展。這不僅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全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