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出新法案打擊英偉達晶片走私至中國
美國民主黨眾議員比爾·福斯特(Bill Foster)提出了一項新的跨黨派法案,旨在打擊英偉達(Nvidia)晶片走私至中國。該法案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提交,將要求監管機構引入措施,以驗證人工智能(AI)晶片的位置,並在未獲得出口管制許可的情況下阻止其啟動。
儘管英偉達晶片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但仍有報道稱這些晶片仍被走私至中國。4月,特朗普政府對英偉達在美國以外的銷售實施了首次“重大限制”。自1月DeepSeek問世以來,美國與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特朗普總統急於消除來自這個超級大國的競爭。
美國議員針對英偉達晶片走私
民主黨議員比爾·福斯特計劃推出一項法案,以阻止英偉達半導體晶片走私至中國,該法案已獲得跨黨派支持。該法案將允許追蹤晶片並驗證其位置,如果晶片未獲得出口管制的適當許可,則阻止其啟動。據報道,追蹤和驗證半導體晶片位置的技術已經存在,其中大部分技術已內置於英偉達晶片中。
如果該法案通過,將指示監管機構強制實施晶片追蹤,並在未獲得當前出口管制許可的情況下阻止晶片啟動。這並不是美國政府首次嘗試控制英偉達晶片流入中國。2022年,拜登政府引入了首批限制措施,英偉達隨後修改了其H100晶片以滿足新法規。該晶片最終成為中國特有的產品。
晶片製造商再次成為焦點
最近,特朗普政府在4月宣布了自己的措施。根據限制規定,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向中國銷售部分英偉達晶片現在是被禁止的。這是在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致信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敦促他迅速採取行動阻止中國科技公司囤積該晶片之後發生的。
儘管如此,許多媒體機構仍報道了英偉達晶片繼續流入中國的情況。
美國與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持續升級
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的前幾個月,以與中國的競爭升級為特點,其中人工智能已成為關鍵戰場之一。1月,DeepSeek的發布震驚了人工智能領域。隨後,3月,一家名為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的中國初創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個完全自主的人工智能Manus AI,進一步挑戰了美國在該技術領域的霸主地位。同時,特朗普總統提出了自己的雄心壯志——Project Stargate,一家旨在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的新公司。
總統和國會兩黨議員希望,這項最新的立法能夠對美國的競爭對手的技術前景造成重大打擊。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揭示了美國政府對英偉達晶片走私至中國的嚴肅態度。美國與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雙方都在採取措施加強自己的技術實力。美國政府推出新的法案打擊英偉達晶片走私,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崛起的擔憂。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美國政府的這些舉措是否能夠有效遏制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還是會適得其反,推動中國加速發展自己的技術?
此外,這篇文章也提出了美國政府在科技領域的政策制定上存在的矛盾。 一方面,美國政府希望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又希望推動國內科技產業的發展。這種矛盾反映了美國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時,需要在國內利益和國際競爭之間取得平衡。
總之,這篇文章提供了美國政府對英偉達晶片走私至中國的最新動態,以及美國與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現狀。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之間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