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美國加強AI晶片出口管制 中方強烈反彈斥為「霸凌」
美國近日進一步收緊對中國出口高階AI晶片的管制,目的是要限制中國在科技及軍事領域的發展步伐。新指引警告,若使用中國製造的半導體,特別是華為的Ascend晶片,可能會違反美國出口法例,違者最高可被罰款甚至監禁。
美國此舉明顯是想阻止中國獲取有助其軍事實力提升或在人工智能領域超越美國的技術。不過,面對部分盟友擔心被拒絕獲取關鍵技術,美方已稍微放寬早前的限制,顯示出美國正採取更細緻的策略,目標是將AI能力鎖定在「可信賴夥伴」圈子內。
中國方面則強烈譴責美國的新措施,批評這是「霸凌」行為,並警告會採取反制,包括對協助執行相關措施的機構展開法律行動。與此同時,美國晶片巨頭如Nvidia和AMD亦批評出口限制,指措施反而促使中國加快自主創新。
Nvidia行政總裁更直言這些管制是「失敗」,因為它們只會加強中國對本土晶片產業的支持和決心。這場科技戰突顯美中兩國在AI及半導體領域的戰略競爭愈演愈烈。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希望只與盟國分享AI技術,但過度嚴格的措施可能會推使中立國家轉向中國尋求技術。有美國議員警告,這樣反而可能助長中國在AI領域的崛起,與原本設限的初衷背道而馳。
最終,這場爭議反映出國家利益保障與全球創新生態圈之間的矛盾和拉鋸。
編輯評論:美中AI晶片戰的香港啟示——「科技冷戰」下的兩難與機遇
美國對中國AI晶片出口的進一步收緊,表面上看似一場純粹的技術封鎖,實則已成為現代「科技冷戰」的縮影。這場角力不單止是兩國之間的實力較量,更深層次地揭示了全球科技供應鏈的脆弱性和國際信任的流失。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作為中西交匯的樞紐,無可避免會被這場科技戰波及。一方面,美國的限制措施令本地初創或科研機構在採購高階AI硬件時面對更多不確定性,技術選擇受限,甚至影響到AI應用創新的速度。另一方面,中國加速自主研發,反而可能為本地企業帶來更多與內地合作的契機,甚至有望成為國產AI技術的「試驗場」。
然而,這種兩難局面亦提醒香港及全球科技界,單靠某一方的供應鏈始終存在風險。長遠而言,技術自立自強或多元化合作才是出路。美國想透過技術圍堵保持領先,但過分收緊只會激勵對手加速追趕,甚至推動中立國家另覓盟友。這種「封鎖—反封鎖」的螺旋,最終可能令全球創新環境變得更為割裂。
對香港來說,如何在國際規則、技術自主和創新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是未來的關鍵課題。面對全球科技格局的劇變,香港既要保持開放的國際視野,也要加強本地科研能力,才不會在大國博弈中失去話語權。這場AI晶片戰,其實是對我們創新生態系統韌性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