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就業數據略優預期或帶動華爾街初段走強
美國主要股指期貨目前顯示週五開盤有望上揚,市場預計在昨日波動劇烈且大多數股市下跌後,股價將回升。期貨市場在勞工部發布的備受關注報告後明顯走高,該報告顯示五月份美國就業增長略好於預期。
勞工部報告指出,五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9萬,四月數據經下調後為14.7萬。經濟學家原本預測五月增長約13萬,且四月初報為17.7萬。失業率維持在4.2%,與經濟學家預測一致。
這次就業增長略高於預期,有助緩解近期一些令人擔憂經濟疲軟的聲音。近期報告引發部分對由於特朗普總統貿易戰可能導致滯脹的擔憂,但市場整體保持韌性,投資者對最終達成貿易協議及降息抱有樂觀態度。
上周三股市波動後,週四股市繼續震盪,主要指數全天在漲跌線附近反覆,最終仍收低。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62點(0.8%),報19,298.45點;標普500指數下跌31.51點(0.5%),報5,939.30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08點(0.3%),報42,319.72點。
盤初股市因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確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約90分鐘而有所反彈。特朗普形容通話“非常好”,結果對兩國皆為“非常正面”。他透露雙方團隊將“很快在待定地點會面”,且談話“幾乎全部”圍繞貿易展開。
這通電話發生在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之際,市場對雙方上月達成的貿易協議仍有疑慮。不過,交易者在勞工部即將公布的關鍵就業報告前仍較為謹慎,未有大幅操作。
根據經濟學家預測,五月非農就業將增加13萬,失業率維持4.2%。這份數據將對經濟前景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在昨日私營部門就業及服務業數據不佳的背景下。
此外,勞工部今晨公布的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上升,反映出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大多數主要行業板塊當日僅有輕微波動,航空及網絡股表現疲弱,通信及黃金股則走強。
大宗商品及貨幣市場動態
原油期貨小幅上升0.10美元,報63.47美元/桶,週四曾上漲0.52美元。黃金期貨自前一日下跌24.10美元至3,375.10美元後,今日微升0.40美元至3,375.50美元。
美元兌日元匯率報144.51,較紐約交易結束時的143.53有所上升。美元兌歐元匯率為1.1403,略低於昨日的1.1445。
亞洲市場表現分化
儘管美中領導人同意繼續談判以促成協議,亞洲股市週五表現不一。中國上海綜合指數微升至3,385.36點,香港恒生指數則下跌0.5%至23,792.54點,原因是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未解決核心問題。
日本市場因日元走弱及6月13日特別報價價格調整前指數期貨需求增加而上揚。日經225指數上升0.5%至37,741.61點,東證指數亦升0.5%至2,769.33點。科技巨頭Advantest及東京電子分別上漲2.2%及1.3%,汽車製造商本田及日產均上漲約1.3%。
儘管五月初出口因關稅問題下滑,投資者情緒依然樂觀。南韓市場因公共假期休市,澳洲股市則受科技股、礦業股及金融股拖累小幅下跌,標普/澳交所200指數下跌0.3%至8,515.70點。
新西蘭指數亦微跌0.1%至12,563.48點。
歐洲市場及經濟數據
歐洲股市週五表現混合,投資者對一系列疲弱區域經濟數據反應不一。儘管習近平與特朗普於週四進行了期待已久的通話,但貿易緊張局勢仍未緩解。
有媒體報導指,特朗普與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計劃通話以緩和兩人因美國預算法案引發的公開爭執。
德國DAX指數下跌0.1%,英國富時100指數上升0.1%,法國CAC 40指數上漲0.2%。
德國四月工業產出月減1.4%,遠低於三月的2.3%增長,為去年十二月以來最大跌幅。德國四月貿易順差縮減,出口下降1.7%,進口增長3.9%,反映對美出口大幅下滑的影響。
英國五月房價意外下跌0.4%,結束了三月印花稅假期後的上漲勢頭,年增率也從3.2%降至2.5%。
滙豐控股股價上升,因宣布董事長馬克·塔克爵士將於2025年9月30日卸任。運動服裝零售商Adidas股價微跌,受到美國同行Lululemon削減年度利潤預測影響。軟件公司Dassault Systemes因延後盈利目標時間表一年,股價下跌約1%。
美國經濟數據詳情
勞工部週五公布五月非農就業增長13.9萬,略超預期,四月數據經下修後為14.7萬。失業率維持4.2%。經濟學家原本預估五月增長約13萬。
下午3時(美東時間),聯儲局將公布四月消費信貸報告,預計增長109億美元,較三月的102億美元有所增加。
—
評論與分析
這份就業報告的數據略優於預期,對市場是一個短期利好,尤其是在近期經濟數據多呈疲弱的背景下,為投資者提供了些許信心。然而,增長幅度仍屬溫和,反映出經濟增長的韌性但無明顯加速跡象。這種情況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可能繼續保持謹慎,既要防範通脹,也要避免過度緊縮導致經濟硬著陸。
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仍是市場敏感焦點。特朗普與習近平的通話釋放出積極信號,但缺乏具體成果,市場反應有限。貿易戰的陰影依然存在,影響企業投資與全球供應鏈穩定,未來談判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走向。
亞洲市場表現分化,反映出各國經濟基本面及政策環境不同。日本股市因日元疲弱及美日貿易談判期待而上揚,顯示投資者對雙邊合作持樂觀態度。相比之下,中港市場因貿易不確定性及內部經濟壓力而表現疲弱。
歐洲經濟面臨工業產出及貿易順差下降的壓力,英國房市疲軟也反映出消費者信心不足。地緣政治及全球經濟放緩風險加劇,歐洲央行及政府政策調整將成為關鍵。
整體而言,全球經濟正處於多重挑戰交織的階段,市場波動性加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動向及經濟指標,靈活調整投資策略。短期內,勞工市場的穩健表現或能支撐市場情緒,但長期需警惕結構性風險與地緣政治變數。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