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貶值助美國跨國企業轉危為機
紐約消息——近月美元匯價大跌,美國大型跨國企業將陸續受惠,轉變過去幾年美元強勢對外國收入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衡量美元兌六大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今年累計已跌約10%。這主要反映美國貿易政策急劇轉變、經濟增長憂慮及政府債務問題。當中約一半跌幅發生於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進口關稅後,引發市場對美國資產的投資恐慌。
今年第二季美元指數平均為99.74,較第一季下跌6.5%,創下逾30年來連續季度最大跌幅。美元貶值的影響預計將在剛開始的第二季財報季陸續顯現。
儘管美元走弱反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卻能惠及部分跨國企業。美元疲軟令跨國企業將外國利潤折算成美元時成本降低,同時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BNP Paribas美股及衍生品策略主管Greg Boutle指出:「這是非常巨大的變動,今季企業盈利將因此稍見提升,並反映在未來指引上。」
通常美元對整體盈利影響有限,但當匯率大幅波動時,影響力會顯著增加。研究機構Macro Hive估計,每當美元跌10%,標普500企業盈利驚喜約提升2%。
對於愈來愈擔心貿易及關稅政策變化對盈利影響的投資者來說,這是個好消息。第二季財報季已於本週展開。
Boutle表示:「無論盈利是超預期還是遜預期,或是前瞻指引,匯率因素都會讓結果稍微好轉。」
美元今年疲軟令人意外,因為2024年美元曾上升約7%,去年企業業績因此受壓。Brandywine Global投資組合經理Patrick Kaser認為:「不少企業原本預計美元會成為阻力,但現在轉為利好。」
雖然盈利增長預計將較第一季放緩,但美元走弱或能抵消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數據顯示,分析師預測第二季盈利同比增長5.8%,較第一季13.7%明顯減速。
UBS環球財富管理美股主管David Lefkowitz指出,第一季美元對標普500盈利同比增長有約1%的拖累,但第二季可能帶來約0.5%的推動。
他預計若美元維持現水平,對標普500盈利同比增長的提振將逐季加大,第三、四季分別可望提升約1%及1.5%。
跨國企業外國收入佔比高 受惠匯率變動
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企業約有41%收入來自美國以外市場。尤其是亞太區域,歐元兌美元升值約12%,日元升約6%,令相關企業尤為受注目。
不過,並非所有指數成分股均受美元波動影響相同。資訊科技業的國際收入佔比最高,約55%,其次是原材料和通信服務業,分別約52%和49%。
例如,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Brian Pitz近日將Netflix第二季收入增長預測由16.4%上調至17.2%,主要因美元走弱助力。Netflix將於周四公布業績。
對於美元貶值對股價的影響,市場看法分歧。UBS的Lefkowitz認為華爾街已將這些利好反映在股價中,盈利公布時不會有太大波動,但BNP的Boutle則預期仍有積極影響。
他說:「買方投資者已相當清楚這點,但賣方分析師的共識尚未完全反映,因此這將為盈利帶來機械式順風。」
不過,分析師同時提醒,別過度期待美元走弱能帶來大幅股價上升。Macro Hive研究分析師Viresh Kanabar強調,許多受惠於美元疲軟的企業,如晶片製造商,同時也是最容易受關稅影響的行業。
此外,投資者目前亦關注近期通過的大規模減稅及支出法案可能帶來的影響。
Brandywine的Kaser指出:「若無其他因素,美元變動會非常重要,但現時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環境複雜,匯率效應不會像平靜時期那樣顯著。」
—
編輯評論:
美元匯率波動對跨國企業盈利的影響,是全球化金融市場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元近期大幅貶值對標普500跨國企業盈利的正面推動,並指出這種匯率變動如何在第二季財報季浮現。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走弱不僅減輕了企業將外國收入折算回美元的成本負擔,也提升了美國出口競爭力,形成一種雙重利好。然而,這種好處並非均等分布,科技業和通信服務業受益最大,反映出行業結構對匯率敏感度的差異。
同時,文章也點出了美元貶值帶來的利好可能被其他宏觀政治經濟因素所抵消,例如關稅政策和稅改法案,這提醒投資者在評估企業盈利時需綜合考慮多重變數,避免過度依賴匯率變動帶來的短期利潤提升。
此外,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匯率波動對企業盈利的「機械式順風」效應,有助於更精準地解讀財報數據背後的驅動力,避免誤判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
未來,隨著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美元匯率的波動將繼續成為影響跨國企業表現的重要因素。投資者和分析師應保持敏銳,靈活調整策略,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佔得先機。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