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人James Cameron提出以50億美元收購哈薩克礦業巨頭ERG
莫斯科消息——美國商人James Cameron向哈薩克礦業巨頭Eurasian Resources Group(ERG)董事會發出一封信件,表明有意以5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ERG目前正準備參與哈薩克大規模擴大稀土產能的計劃。不過,ERG週一發布聲明,強調並無出售談判進行中。
ERG是一家總部設於盧森堡的礦產企業,主要生產銅、鈷、鋁及鐵礦石,哈薩克政府持有40%股權。去年,公司組建了一個專案小組,研究哈薩克境內稀土和稀有金屬的礦藏。這類礦產近月來備受關注,因美國政府在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積極尋求中國以外的供應來源,以保障國內產業鏈安全。
有消息人士透露,ERG與James Cameron的洽談自去年底開始。值得一提的是,James Cameron與同名的奧斯卡導演毫無關係。ERG聲明中引述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Shukhrat Ibragimov表示:「針對近期媒體關於James Cameron欲收購ERG的猜測,公司並無出售談判。我們管理層致力於集團的持續穩定發展。」
哈薩克政府及Cameron本人均未就此事作出回應。根據Cameron致ERG董事會的信件(路透社取得副本),高盛銀行正就此交易進行初步諮詢。信中指出,資金將來自Cameron個人資金以及來自美國、澳洲及中東的其他投資者的股權注入。
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Cameron對ERG的興趣部分源自哈薩克在關鍵礦產勘探和開採方面的潛力。哈薩克計劃到2028年將稀土及稀有金屬產量提升40%,ERG被視為推動此計劃的主要力量。哈薩克政府本月宣布,該國地質學家發現一處大型稀土礦藏,估計資源超過2000萬公噸。
哈薩克總理Olzhas Bektenov去年透露,自蘇聯時代起被列為國家機密的稀土及稀有金屬礦藏資料正逐步解密。若該礦藏經證實,哈薩克將躋身全球稀土儲量前三,僅次於中國和巴西。
ERG曾是全球鎵(金屬之一,常用於微晶片且被美國列為關鍵材料)產量的五分之一,但2012年因中國增加產量而停止生產。去年12月,中國禁止向美國出口鎵,正值華盛頓對中國晶片產業加強管控之際。
2013年,ERG由三位創始人及政府以45億美元私有化,三人各持約20%股權。上月,ERG創始人之一兼董事會主席、哈薩克以色列商人Alexander Mashkevich去世,目前僅剩另一位創始人Patokh Chodiev仍為股東。
—
評論與分析
這宗收購傳聞反映出全球稀土與關鍵礦產資源競爭的激烈態勢,尤其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哈薩克的戰略地位愈加重要。James Cameron的入局,顯示國際投資者對哈薩克豐富礦產資源的高度興趣,尤其是在稀土產能擴張計劃推動下,ERG的價值和潛力被重新評估。
然而,ERG管理層的公開否認出售談判,反映了公司對自主發展的堅持,也可能是為了維持與政府的良好關係及市場信心。哈薩克政府持股比例不低,且該國正逐步開放稀土資料,這種透明化趨勢將對吸引外資起到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政治與經濟風險。
從更宏觀角度看,這次事件凸顯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稀土等關鍵材料的供應安全已成為各國政策焦點,哈薩克若能成功發展成為稀土大國,將在全球產業鏈中獲得更大話語權。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該地區的政策動向、礦產資源開發進展以及國際局勢變化。
最後,這件事也提醒我們,國際礦業投資不僅是資本運作,更牽涉地緣政治、科技安全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多重維度。未來如何平衡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是ERG及其投資人必須面對的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