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美中貿易談判順利 罕見稀土成焦點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

美中貿易談判進入第二日 美國商務部長:進展順利

美國同中國喺倫敦繼續第二日嘅貿易談判,目標係就出口管制達成協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雙方討論進展良好,預計會持續一整日。

今次會談係繼五月喺日內瓦首輪談判之後舉行,當時兩國已經同意暫緩進一步貿易限制。今輪重點圍繞解決稀土出口同美國對高科技產品嘅出口管制問題。

美國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周一話,如果中國增加稀土同磁石出口,美國有可能放寬部分出口限制,例如半導體等。呢啲原材料對美國經濟尤其重要,特別係電動車生產方面。

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盧特尼克同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主導,中方代表團由副總理何立峰帶隊。雙方周一已經開會接近七個鐘,周二朝早再度展開談判。

盧特尼克今次親身參與,反映稀土議題喺談判中地位愈來愈重要。佢未有出席日內瓦首輪會議,當時雙方同意九十日內逐步取消部分關稅。

中國目前控制全球大部分稀土磁石供應,最近決定暫停出口,導致供應鏈出現混亂。美國喺五月亦都回應,暫停出口晶片設計工具、航空零件,並撤銷多項出口許可。

哈塞特表示,一旦倫敦談判有最終協議,美國有望解除部分限制,但針對Nvidia等高端AI晶片嘅出口管制,基於國家安全考慮,仍然維持。

今次第二輪談判,緊接上星期特朗普總統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特朗普貿易政策令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但日內瓦協議一度令投資者信心回穩。

中國最新海關數據顯示,五月對美國出口大跌34.5%,創疫情以來最大跌幅。雖然美國經濟暫時未見明顯通脹壓力,但商界同消費者信心已經受到打擊。

編輯評論:美中談判進入「原材料攻防」階段,香港應如何自處?

今次美中貿易談判,焦點已經唔再單純係關稅或者傳統商品,而係圍繞「稀土」同「高科技出口管制」,明顯反映出科技戰、產業鏈安全成為新冷戰主戰場。中國一手掌控全球稀土供應,喺地緣政治上已經由「世界工廠」進化成「戰略資源霸主」。美國則以半導體、AI晶片等尖端技術作為談判籌碼,雙方互相制衡,實際上係科技與資源雙重脅迫。

值得香港讀者留意,稀土同高科技產品供應鏈,對本地科技產業、電子製造、甚至金融市場都有潛在衝擊。以往大家覺得貿易戰只係「大國過招」,但今時今日,原材料短缺、出口限制、供應鏈斷裂,分分鐘影響到香港電子零件貿易、創科企業發展,甚至間接推高本地消費品價格。

另一方面,美國雖然口頭上話願意放寬部分出口限制,但針對AI同高端晶片嘅國安紅線依然堅持,反映出雙方缺乏真正互信。特朗普時代嘅「不確定性」繼續籠罩全球市場,企業投資決策、跨國供應鏈部署都要面對「政策朝令夕改」風險。香港作為中美之間重要橋樑,未來要如何在兩強博弈之下尋找新定位?會否加快尋找替代供應鏈、發展本地創新科技?抑或會進一步被邊緣化?

總結而言,今次談判雖然有進展,但本質上只係緩和表面矛盾,深層次結構性分歧依然存在。香港作為細小開放經濟體,必須高度警覺全球產業鏈重組帶來嘅機遇同風險,未來應該積極培育自家技術、分散供應來源,唔好再單靠「中美順風車」過日子。

✈️ Trip.com「內地快閃」機票+酒店半價

【每週二 10 AM】 立即領取 半價優惠代碼
最高減 HK$500,CP 值極高,先到先得!

立即搶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