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期貨持穩 中美談判與通脹數據成市場焦點
美國主要股指期貨於週一晚間保持平穩,投資者正密切關注於倫敦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進展,以及本週稍後即將公布的關鍵通脹數據。儘管Nvidia(NASDAQ:NVDA)及AMD(NASDAQ:AMD)等晶片股因市場對出口中國限制有望放寬而表現強勁,但整體市場情緒依然審慎,華爾街早前一個交易日亦呈現窄幅震盪。
地緣政治風險亦影響投資者信心。美國國防部長Pete Hegseth透露,因應總統特朗普移民政策引發的洛杉磯暴力示威已持續至第三日,當局已調動700名海軍陸戰隊進駐當地維持秩序。
截至美東時間19:11,標普500期貨報6,012.25點,納斯達克100期貨報21,826.50點,道瓊斯期貨報42,803.0點,波幅有限。
中美貿易談判將於週二繼續,特朗普總統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罕見通話後,表示收到談判團隊「良好匯報」。市場高度關注中國稀土礦物出口管制及美國對中晶片出口限制的最新進展,這些議題對科技股及全球供應鏈均有深遠影響。
華爾街於週一收市前,標普500指數微升0.1%至6,005.88點,維持三個月高位;納斯達克上揚0.3%至19,591.24點,道瓊斯則基本持平,報42,761.76點。市場正靜候週三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料受持續徵收關稅影響,進口價格上升將推高通脹。
個股方面,AMD因多家券商上調目標價,股價急升近5%;蘋果(NASDAQ:AAPL)則因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缺乏明確AI相關消息,市場反應冷淡,股價受壓。儘管交易氣氛審慎,但美國上週非農就業數據理想,繼續支撐市場對經濟韌性的樂觀預期。
編輯室觀點:中美角力下的「穩」與「變」
這則新聞表面上是一次典型的「市場持穩」報道,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多層次的金融與地緣政治張力。首先,美國與中國在倫敦的貿易談判,正好反映全球兩大經濟體雖然各懷戒心,卻又不得不繼續對話,因為雙方的供應鏈、科技發展及資本市場早已深度綁定。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和美國的晶片出口限制,都是雙方博弈的槓桿,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令市場難以出現明顯方向,但卻隨時可能因一個政策轉向而劇烈波動。
此外,洛杉磯因移民政策引發的持續動盪,顯示美國內部社會矛盾正逐步升級。這種社會不穩因素,雖然短期未必直接衝擊金融市場,但中長線卻可能影響美國的全球形象與政策連貫性,進一步加深外資對美國資產的風險評估。
值得留意的是,科技股依然是市場的焦點。無論是因政策寬鬆預期還是AI題材推動,資金都繼續流向這些高增長板塊,但蘋果今次因AI動向不明而股價受壓,反映市場對創新及技術領先的渴求已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最後,從香港投資者角度看,這場中美角力其實就是我們資本市場的「天氣預報」。無論是美國通脹、非農數據,還是中美談判進展,背後都是全球資金流動的大方向。投資者既要警惕突如其來的政策風險,也要善用每一次「穩中有變」的機會,靈活調整策略。畢竟,這個時代的「穩定」,往往只是更大變局來臨前的短暫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