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受壓:美中貿易戰火再起,Nvidia及AMD陷困境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全球半導體兩大巨頭Nvidia(輝達)及AMD(超微)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政府最新一輪針對高端AI晶片的出口管制,令兩間公司財務受創,甚至有機會重塑整個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
Nvidia日前披露,因應美國對其先進H20 AI晶片實施出口限制,需作出高達55億美元的減值撥備;而AMD亦因旗下MI308晶片受限,預計損失達8億美元。這些消息一出,市場即時出現劇烈反應,令業界對科技行業未來走向產生更深層的疑問。
美國商務部的新規定,要求Nvidia及AMD所有出口到中國及部分地區的AI晶片,必須事先取得出口牌照,而且並無明確結束日期。Nvidia的H20晶片本來是其全球戰略的主力之一,如今在中國市場的角色岌岌可危;AMD的MI308晶片,本來是推動高效能AI應用的關鍵產品,現時同樣受困。
自4月新規推出後,Nvidia股價急挫近7%,市值一夜蒸發超過1480億美元;AMD跌幅更達7.4%。整體科技板塊亦受拖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超過3%,反映市場對貿易戰陰霾的憂慮未有消退。
這場衝擊對兩大巨頭來說,影響深遠。2024年,中國市場佔Nvidia收入13%,而AMD更高達24%,如今這條重要的收入來源正面臨被切斷的風險,對未來增長構成重大威脅。
面對困局,Nvidia積極部署,宣佈與台積電(TSMC)合作,投資5000億美元加強AI基礎設施,並將部分生產重心回流本土。CEO黃仁勳在北京發表演說時強調合作,但亦無可避免地承認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
至於AMD,與中國市場關連更深,失去這個市場後難以在短期內尋找到同等規模的替代方案。即使積極開拓其他地區,亦要面對供應鏈重整及激烈競爭,復甦之路遙遙無期。
這場風暴的影響遠不止財報數字和股價波動。美國意圖遏制中國在AI領域的迅速崛起,已經演變成一場科技冷戰,全球供應鏈亦勢必重新洗牌。中國本土企業正加速填補創新空白,這對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構成長遠挑戰。
未來,Nvidia、AMD等晶片巨頭的前路充滿變數。隨著美國當局加強出口限制,投資者和業界領袖只能在這場沒有盡頭的貿易拉鋸戰中,繼續承受波動。這不僅是一場企業之間的競賽,更是科技創新與地緣政治策略交織的時代縮影,每一顆晶片、每一條電路,都有機會成為新世代的分水嶺。
新出口管制對Nvidia、AMD及全球科技產業的意義
美國針對高階AI晶片的最新出口管制,已經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引發巨大震盪,Nvidia及AMD首當其衝。這些措施不但令行業環境變得更加複雜,亦迫使業界持份者必須重新思考未來策略。認清這些變化的深層意義,有助消費者、投資者及企業在動盪局勢下作出更明智部署。
出口管制及市場衝擊重點
1. 出口管制內容:美國商務部新規,要求Nvidia及AMD出口AI晶片到中國及特定地區前,必須申請出口牌照。此舉明顯是為了遏制中國科技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2. 財務影響:
– Nvidia因H20 AI晶片受限,需作出55億美元減值,股價及市值大幅下滑。
– AMD因MI308晶片限制,損失8億美元,同樣遭遇市場拋售。
3. 市場反應及行業波動:新措施一出,納斯達克指數即跌超過3%,科技股普遍受壓,反映市場對貿易戰升級的憂慮。
實際應對及策略轉型
– Nvidia策略:積極投資本土製造及AI基建,聯同台積電推動5000億美元計劃,明顯希望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 AMD挑戰:中國市場佔其收入比重極高,短期內難以尋找等量替代市場。即使開拓新區域,亦要面對供應鏈及競爭問題。
未來趨勢與市場前景
– 供應鏈重組:出口管制將推動全球供應鏈多元化,各大公司勢必尋求新市場及提升自給自足能力。
– 中國市場變局:預計中國本土企業將加快自主研發及生產,推動國產半導體產業崛起。
出口管制應對與兼容性建議
– 企業應加強出口合規管理,積極尋找本地生產合作夥伴,並開拓新興市場,以分散風險。
利弊分析
優點:
– 有助美國推動本土科技產業及創造就業機會。
– 刺激其他地區創新及市場多元化。
缺點:
– 可能進一步加劇貿易戰及市場波動。
– 科技進步速度或因供應受限而放緩。
結論及建議
1. 投資者:應分散投資組合,以應對科技行業地緣政治風險。
2. 企業:積極建立本地夥伴關係,提升生產能力,並減少對中國市場依賴。
3.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出口管制時,需平衡對創新及市場增長的潛在影響。
只有預早洞悉形勢變化並靈活應對,各方才能在這場全球科技角力中穩步前行。
編輯評論:香港視角下的啟示與反思
今次美中晶片戰不單止關乎兩大科技巨頭的盈虧,更是全球產業鏈重塑的前哨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創科樞紐,這波動盪提醒我們,單靠某一市場或供應鏈已經風險極高。美國出口管制雖然短期內可保護本土利益,但長遠而言,或會促使中國科技自強,甚至加速全球「科技鐵幕」的形成。
值得留意的是,當地緣政治凌駕於商業理性之上,創新與合作的空間將被壓縮。這對於香港本地初創及科技企業來說,是一個警號——必須加快多元化市場及供應鏈佈局,並積極參與區域合作,才能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競賽中保持競爭力。
最後,這場「科技冷戰」會否演變成新一輪全球分裂,仍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無論是Nvidia、AMD,還是身處香港的我們,都要準備好迎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全新科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