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的半導體和人工智能投資機會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已經演變成一場高風險的科技競賽,半導體和人工智能(AI)處於這場競賽的核心。隨著兩國加劇補貼、關稅和出口管制,投資者面臨一個矛盾:地緣政治摩擦帶來風險,但也為那些能夠利用戰略政策轉變的公司創造了機會。全球價值 6400 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和迅速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現在成為爭奪主導權的戰場,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厚的投資機會。
美國的策略:通過激勵和控制實現製造業主導
美國政府,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執政時期,都堅持一個目標:確保美國在先進芯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芯片法案》(CHIPS Act)撥款 520 億美元,已經取得了成果。英特爾(Intel)在俄亥俄州投資 200 億美元建設芯片廠,台積電(TSMC)在亞利桑那州投資 120 億美元建設工廠,三星(Samsung)在德克薩斯州投資 170 億美元擴產。這些項目旨在減少對亞洲製造業的依賴,同時遏制中國的野心。
美國生態系統中的關鍵機會:
1.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領袖**:美國最近決定解除對EDA工具(用於芯片設計)的出口限制,表明在非軍事應用領域趨向合作。像**Synopsys(SNPS)**和**Cadence Design Systems(CDNS)**這樣的公司主導了中國70%的EDA市場,需求可能會重新增長。
2. **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NVIDIA(NVDA)**和**AMD(AMD)**是放鬆人工智能擴散規則的受益者,這使得他們可以更廣泛地在全球銷售先進的圖形處理器(GPU)。人工智能訓練市場預計從2023年的13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100億美元,而這些公司目前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
3. **國防技術混合企業**:像**L3Harris(LHX)**和**Raytheon(RTX)**這樣的公司將人工智能與軍事系統結合,能夠從美國在人工智能驅動的國防技術方面的投入中獲利。
中國的反擊:補貼驅動的自給自足
中國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回應是推動國內替代。北京自2020年以來已在半導體領域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2023年對諸如中芯國際(SMIC)和華天科技(Naura Technology)等頂級公司的補貼同比增長35%。目標明確:為人工智能、5G和國防等領域使用的芯片建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的投資主題:
1. **人工智能芯片初創企業**:像**Cambricon(KAMN)**和**DeepSeek**這樣的公司正在縮小與美國競爭對手的性能差距。雖然美國的禁令限制了它們的全球影響力,但國內需求正在激增。中國的“東數西算”計劃旨在到2025年建設300 EFLOPS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這需要先進的芯片。
2. **半導體設備製造商**:**Naura Technology**和**AMEC**對於中國減少對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EUV lithography machines)依賴至關重要。由於研發成本,其盈利能力滯後,但其股票估值自2022年以來已飆升200%。
3. **人工智能即服務**: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BABA)和**百度(BIDU)**正在利用國家支持的數據中心訓練大型模型,創造穩定的收入流。
風險:過剩、差距和政策波動
投資者必須應對兩大風險:
1. **技術差距**:中國的7nm芯片良率仍在20%左右,遠低於台灣的80%。美國對光刻工具的出口管制(例如ASML的EUV機器)確保這些差距持續存在。
2. **政策波動**:美中貿易休戰期將於2025年8月到期。如果關稅升級,美國芯片製造商如**Applied Materials(AMAT)**可能面臨阻力,而中國公司可能會加速走私或海外生產。
投資策略:兩手抓,但聚焦贏家
最優投資組合平衡了對美國領導力和中國創新的敞口,同時避免過度暴露於政策風險。
1. **買入美國EDA領袖**:**SNPS**和**CDNS**是全球芯片設計的必備條件。它们的軟件不可取代,來自中國700多家芯片初創企業的需求不太可能減弱。
2. **持有人工智能芯片巨頭**:**NVDA**和**AMD**主導人工智能訓練的GPU銷售。它們在7nm/5nm節點上的主導地位使它們領先於中國競爭對手2-3年。
3. **投資中國人工智能概念股**:**BABA**和**BIDU**提供了對中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敞口,而無需面臨純粹的芯片製造商的波動性。它們的雲平台託管了國內70%的人工智能模型。
4. **避免過熱的半導體股**:中國的中芯國際和半導體製造國際公司(SMICY)面臨殘酷的競爭和良率挑戰。
最終結論
美國與中國的科技戰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投資者應優先選擇具有**不可或缺的技術**(EDA、先進GPU)和**可擴展的商業模式**(人工智能即服務)的公司。雖然短期波動不可避免,但長期贏家將是在這個新的地緣政治驅動的創新時代中蓬勃發展的公司。
可行性建議:將**NVIDIA(NVDA)**與**百度(BIDU)**以60/40的比例配對。NVIDIA的GPU主導地位和百度的AI生態系統敞口創造了一個平衡的賭注,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受純粹政策風險的影響。
未來兩年,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將見證前所未有的資本配置。投資者如果與政策和推動這一競賽的公司保持一致,將會受益。
作為編輯,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以下想法:
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國和中國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態勢,並對投資者提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筆者認為,投資者應該關注那些具有不可或缺的技術和可擴展的商業模式的公司,而避免那些過熱的半導體股票。同時,筆者也提醒投資者要注意政策風險和技術差距。
然而,筆者也指出,美國和中國的科技戰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投資者需要有長期的視野和耐心,以等待這些公司在未來中實現增長和突破。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和分析,對於關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者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