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talik希望在五年內讓以太坊變得「和比特幣一樣簡單」
以太坊的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呼籲簡化以太坊的基礎協議,旨在提高網絡的效率、安全性和可及性,並從比特幣的簡約設計中獲得靈感。
在5月3日發表的博客文章《簡化L1》中,Buterin提出了一個重構以太坊架構的願景,涵蓋共識、執行和共享組件。
“Buterin寫道:「這篇文章將描述五年後的以太坊如何接近於比特幣的簡單性。」他認為,簡單性是以太坊韌性和長期可擴展性的關鍵。
儘管最近的升級,如權益證明(PoS)和零知識簡潔非互動知識論證(zk-SNARK)集成,使以太坊變得更加穩健,但他表示,技術的複雜性導致了開發周期膨脹、成本上升和錯誤風險增加:“歷史上,以太坊經常沒有做到這一點(有時是因為我自己的決策),這導致了我們過度的開發支出,各種安全風險,以及研發文化的孤立,常常追求那些證明是幻影的利益。”
以太坊瞄準「3槽最終性」以簡化共識
一個關鍵的重點是以太坊的共識層。這一努力的核心是提出的「3槽最終性」模型,旨在消除像時期、同步委員會和驗證者洗牌等複雜組件。
“Buterin寫道:「同時活動的驗證者數量減少意味著可以更安全地使用更簡單的分叉選擇規則。」
其他提議的改進包括允許更簡單的分叉選擇規則,並採用基於可擴展透明知識論證(STARK)的聚合協議,以去中心化和簡化網絡協調。
在執行層面,Buterin提議將以太坊虛擬機(EVM)轉變為更簡單、友好的ZK虛擬機,如RISC-V。這一舉措可能為零知識證明提供100倍的性能提升,並顯著簡化協議。
RISC-V是一種開源指令集架構(ISA),用於設計計算機處理器。它遵循簡約設計理念,使用一小組簡單指令以實現高效率和更易實現。
為了保持向後兼容性,Buterin建議通過RISC-V解釋器在鏈上運行舊版EVM合約,同時在過渡階段支持兩種虛擬機。
Buterin呼籲協議範圍內的標準化
Buterin還主張協議範圍內的標準化。他建議採用單一的擦除編碼方法、序列化格式(偏好SSZ)和樹形結構,以減少冗餘的複雜性,簡化以太坊的工具和基礎設施。
“Buterin寫道:「簡單性在許多方面類似於去中心化。」他建議以太坊採用類似Tinygrad的「最大代碼行」目標,保持共識關鍵邏輯盡可能精簡和可審計。
非關鍵的舊版功能將保留,但將位於核心規範之外。
Buterin旨在簡化以太坊的提議恰逢該網絡在與競爭區塊鏈的競爭中持續失去市場份額。
在5月2日的LONGITUDE by Cointelegraph活動的專題討論中,數據服務Nansen的首席執行官Alex Svanevik表示,以太坊在L1區塊鏈網絡中的相對主導地位已經下降。
“如果你在3-4年前問我以太坊是否會主導加密貨幣,我會說是的,”Svanevik在LONGITUDE by Cointelegraph活動的專題討論中表示。“但現在,很明顯情況並非如此。”
在當前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以太坊面臨著來自其他平台的激烈競爭,這使得Buterin的簡化提議顯得尤為重要。簡化不僅能提升用戶體驗,也能吸引更多開發者參與,從而促進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隨著市場的變化,如何保持技術的先進性和可用性,將是以太坊未來成功的關鍵。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