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納斯達克飆升:英美貿易協議與晶片利多

納斯達克強勢上升:英美貿易協議與晶片出口限制成焦點

市場上升圖片

午後一時:美股風險偏好推動大市急升

美國股市周四中午大幅上揚,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及標普500指數分別升1.6%,納斯達克更領先上升2%。市場氣氛明顯樂觀,主要受惠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並釋出有望與中國降低關稅的訊號。這種「風險偏好」情緒帶動幾乎所有主要板塊,尤其是對經濟增長敏感的行業,而科技股表現尤其突出,令納指跑出。與此同時,債息輕微回落,顯示資金由債市流向股市,進一步推高大市。

中午12:10:地緣政治緊張驅使資金流向避險資產

Tradu.com高級市場分析師Russell Shor表示,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及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傾向轉向傳統避險資產。雖然股市和債市暫時仍然堅挺,主因是美中貿易談判樂觀及市場預期央行進一步寬鬆,但Shor警告整體投資環境越來越脆弱。他指出,近期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升級,加上美國外交政策難以預測,都令市場不安。此外,OPEC+增產反映市場對需求的擔憂多於供應衝擊,令油價受壓,俄羅斯及美國的產油商亦受影響。

上午11:32:今日重點新聞一覽

– 美國將對英國製汽車的關稅降至10%,牛肉關稅接近零,屬於為期12個月的「臨時安排」,為未來幾個月內有望達成的全面貿易協議鋪路。
– Coinbase宣布以29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期權交易所Deribit,令其成為全球加密貨幣衍生品領導者。
– 比特幣突破99,300美元,逼近自一月以來首次觸及10萬美元大關。

上午10:40:「象徵性」意義的英美貿易協議

剛公布的英美貿易協議初步細節顯示,雖然特朗普稱之為「全面」協議,但實際上內容有限。雙方維持10%基線關稅,但英國汽車及鋼鐵出口有望獲得部分減免。藥品、半導體及航空業或會納入協議,但仍有不少疑問,例如重達100%關稅的英國電影出口會否獲減免。英國在食品及動物福利標準上堅守底線,即使美國農產品進口預期增加。XTB研究總監Kathleen Brooks認為,這次協議是美國貿易關係的一個象徵性時刻,但難以作為其他國家談判的範本。她指出,英美關係較好,雙邊貿易規模相對均衡,與中國及歐盟的情況不同,因此這協議對全球貿易關係的啟示有限。

上午9:55:科技股領漲,美股開市見紅

美國股市開市後上揚,但升幅略低於期貨預期。納斯達克開市後升0.6%,標普500升0.5%,道指升0.4%,小型股Russell 2000更升1%。納指100表現最佳的包括AI公司Applovin及電擊槍生產商Axon,分別升15%及12%。MicroStrategy因比特幣價格升至4月初以來高位(99,200美元)而升4%。Palantir、Tesla及AMD均升逾3%,Intel和Meta亦表現不俗。

上午6:50:納指預期帶動今日美股續升

預期納斯達克科技股將繼續帶動美股上升,特朗普確認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及有傳其政府將結束對晶片出口的限制,均成市場焦點。美股期貨指納指升1.4%,標普500升1%,道指升0.85%。Nvidia盤前升1.6%,Intel升3.5%。昨日道指升0.7%,標普升0.4%,納指升0.3%,Russell 2000升0.2%。市場早段受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及科技巨頭消息影響,開市樂觀但後來回吐部分升幅。特朗普在收市後預告今日將於白宮宣布「重大貿易協議」,媒體普遍認為對象是英國。德銀分析師Jim Reid指出,特朗普時代的新聞往往在美股收市後才真正開始,這次亦不例外。由於全面貿易協議往往需時多年,今次協議大概率只是框架性質,10%基線關稅能否保留將成為其他國家談判的重要參考。

周四早上,特朗普於社交媒體確認協議對象為英國,並稱協議「全面」。兩國政府均確認協議重點是降低某些行業關稅,例如英國汽車及鋼鐵,英國則在食品、農業進口及數碼稅上作出讓步。數碼產業亦受惠於有傳美國有意放寬「AI擴散規則」的晶片出口限制,該規則原定5月15日生效,對中國等國家設有最嚴格限制。AJ Bell分析師Russ Mould指出,拜登政府曾限制先進科技出口,避免中國取得可增強軍事實力的晶片,但如今中國自研能力提升,特朗普或認為不如開放市場賺錢,反正中國技術遲早會追上。這或許是特朗普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若美國開放晶片出口,或希望中國在其他議題上作出讓步。

編輯評論:英美貿易協議與科技戰的「新現實」

這次納斯達克急升,表面上是貿易協議和出口限制放寬的直接反應,但背後其實反映出美國對全球經濟及科技競爭格局的調整。英美協議雖然被包裝成「全面」,實則細節有限,更多是政治象徵意義。美國一方面在貿易談判上展示出靈活性,另一方面在科技領域的「鬆綁」則顯現出對中國科技崛起的現實認知——與其封鎖,不如賺取中國市場的利益,甚至將科技產品作為談判籌碼。

對香港及亞洲投資者而言,這種「鬆綁」不單止是美國內部的策略調整,更是全球供應鏈、科技產業格局重組的前奏。美國能否在賺取中國市場利益的同時,維持其技術領先地位?中國是否會因此加速自主研發,最終減少對美國晶片的依賴?這些問題值得亞洲企業及投資者高度關注。

同時,地緣政治風險未除,避險情緒一有風吹草動便會再度升溫。股市雖然短線受惠於貿易利好,但「新冷戰」格局下,任何一方政策微調都可能引發全球市場劇烈波動。香港作為中西橋樑,如何在這種大國博弈與科技競賽中保持靈活、捕捉機遇,將成為未來幾年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