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秘魯藍莓農轉攻中國市場 抗衡美國關稅戰
秘魯比斯科沙漠(Pisco Desert)一望無際,藍莓灌木高達兩米,綿延至沙丘邊緣。傳統藍莓需寒冷夜晚才能結果,但透過基因改良,像「Eureka Sunset」這類新品種,已能在距離利馬約250公里的乾旱地區生長。過去十多年,這些健康的藍莓源源不絕運往美國超市,但現在中國成為新的競爭買家。
隨著產量增加,秘魯種植戶積極尋找新市場,因為美國正對全球貿易夥伴發動關稅戰。中國需求旺盛,且在利馬附近建成一個大型新港口,將橫跨太平洋的運輸時間縮短一半。
秘魯大型藍莓生產商Valle y Pampa農場總經理米格爾·本廷(Miguel Bentín)表示:「出口市場的份額將會重新平衡。」該農場自2012年開始生產,當時藍莓產量僅現今的十分之一。
比斯科沙漠長期以來是生產皮斯科白蘭地(Pisco brandy)的葡萄產區,皮斯科酸酒(Pisco Sour)便是其著名調酒。如今,藍莓種植者利用鑽井技術,鑽取深達100米的地下水,並引入大量工人精心照料,徹底改變了這片土地。
本廷坦言,他們正積極尋找新買家,「中國市場的潛力尚未完全發揮。」他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如是說。
Valle y Pampa農場通常將60%藍莓出口至美國,其餘則銷往歐洲。今年,他們計劃首次大規模出口中國,以減輕美國對秘魯所有商品徵收10%關稅的影響。
2021年,秘魯超越智利成為全球最大藍莓出口國,根據多位部長、農業和出口官員及政府資料顯示,秘魯持續開拓新市場。
秘魯外貿及旅遊部長烏爾蘇拉·萊昂(Úrsula León)5月中旬指出:「亞洲、歐洲及大洋洲(澳洲)農產品出口市場的尋找變得更積極。」她解釋,美國關稅或將放緩這種紫色水果的快速增長,去年秘魯藍莓出口額約達23億美元。2025至2026年收成預計增長25%,達40萬噸。
萊昂補充,美國政府若維持關稅,出口量將下跌,尤其是農業、紡織和採礦業。秘魯正與美方談判,希望取消這些違反自由貿易協定的關稅。她也點名印度、印尼和中國為具有成長潛力的市場。
若秘魯供應減少,美國消費者可能面臨價格上升。秘魯是美國最大藍莓供應國,領先墨西哥和智利。
供應鏈軟件公司Blue Yonder全球雜貨及便利店策略師本·溫庫普(Ben Wynkoop)表示:「由於美國本土難以大量生產,關稅可能影響貨品供應。若缺貨嚴重,規模較小、議價能力有限的零售商將面臨嚴重庫存短缺,特別是藍莓。」
秘魯農業生產者協會會長加布里埃爾·阿馬羅(Gabriel Amaro)表示:「影響不會輕微,而是相當大。」他說農民正遊說政府尋求緩解措施,並保護自由貿易協定。
「我們的策略是市場多元化,尤其是積極開拓亞洲市場。」
不過,專注全球水果市場的Rabobank高級研究分析師大衛·馬加尼亞(David Magaña)認為關稅影響有限。他指出,中國自產藍莓季節較長。
他補充:「業界普遍不認為中國會超越美國,成為秘魯藍莓的主要出口市場。」
中國控股新港口成關鍵轉捩點
秘魯整體農產品出口(包括葡萄和牛油果)去年增長22%,達128億美元,主要出口至美國和歐洲。今年首季藍莓出口同比下降30%,主要因收成時節變動。不過,儘管美國季度出口下降,出口中國的數量卻從低基數開始上升。
秘魯新建的中國控股昌凱港(Chancay port)將至亞洲的海運時間縮短一半,約20天,對保持水果新鮮度極具優勢。中國廣州港今年4月開通直達昌凱的新航線。
美國水果公司Fruitist主要在秘魯生產藍莓,為當地重要出口商,去年底透過昌凱港向中國出口約15至18個貨櫃。
Fruitist全球銷售總監約翰·厄利(John Early)說:「這改變了秘魯鮮果的運輸和物流,為進軍中國市場帶來巨大機遇。」
回到比斯科沙漠,Valle y Pampa農場經理本廷同意這點,預計今年8月左右藍莓收成高峰來臨時,出口中國將明顯增加。「昌凱港憑藉成本和快速運輸時間,真的是一大突破。」
—
編者評論:
秘魯藍莓產業的轉型,從傳統葡萄酒產區到高科技農業示範,充分展現了創新科技如何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尤其是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基因改良新品種的成功不僅打破了藍莓對寒冷夜晚的依賴,也讓秘魯能夠在乾旱沙漠地帶大規模種植,這本身就是農業科技的一大勝利。
然而,這篇報導更深刻地揭示了國際貿易政治如何影響農產品市場。美國對秘魯商品加徵關稅,迫使秘魯產業尋求中國等新興市場,這不僅是經濟選擇,更是地緣政治轉移的縮影。中國在港口基建的投資,實質上改變了供應鏈格局,縮短運輸時間,提升產品競爭力,也讓秘魯農產品更容易打進亞洲市場。
這種市場多元化策略值得肯定,因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過於明顯。秘魯農業界的應對顯示出靈活調整與前瞻眼光。但同時也要警惕,中國本土藍莓生產能力提升,可能限制未來秘魯藍莓在中國市場的成長空間。
最後,這場關稅戰不僅是商品價格的較量,更是供應鏈安全和全球貿易秩序的博弈。對香港消費者而言,這提醒我們要關注全球供應鏈動態,尤其是食品安全與價格波動,因為這些看似遙遠的國際事件,最終都會反映在我們日常餐桌上。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