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商Intuitive Surgical警告美國關稅將拖累業務增長
據路透社報道,醫療器械製造商Intuitive Surgical(納斯達克代碼:ISRG)周二表示,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將在今年餘下時間內逐漸加重其業務負擔,不僅擾亂其在中國的運營,還可能削弱公司在與醫院簽訂合約時的競爭力。
投資者和分析師密切關注醫療器械製造商如何應對關稅壓力,以及是否會從外匯波動中獲益。
Intuitive Surgical暗示,旗下機械手術系統成本上升,可能阻礙公司「贏取未來招標項目」的能力。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Jamie Samath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為應對關稅對銷售和需求的影響,公司正考慮調整運營策略,但預計今年不會有明顯收益。
目前公司的展望已納入現行及已宣布的關稅影響,但若未來實施更多關稅,將可能對2025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Intuitive Surgical預計2025年調整後的毛利率將介乎65%至66.5%,低於去年69.1%的水平。這一毛利率範圍已包含因關稅導致約佔收入1.7%(上下波動30個基點)的影響。
該公司活躍於多個國際市場,尤其是墨西哥和中國。其著名的達芬奇(da Vinci)手術系統超過九成的器械和配件均在墨西哥工廠生產。
儘管面臨關稅壓力,Intuitive Surgical的季度銷售額與調整後盈餘均超出分析師預期。
截至3月31日的季度,公司調整後每股盈利為1.81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72美元;同期營收為22.5億美元,高於預期的21.9億美元。
不過,該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2.3%,報467.80美元,反映投資者對關稅風險的擔憂。
—
評論與啟示
Intuitive Surgical作為機械手術領域的龍頭企業,其業務受美中貿易摩擦影響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雖然公司短期內仍能憑藉技術領先和品牌優勢超越市場預期,但關稅成本的持續增加,無疑會侵蝕其利潤空間,並在與醫療機構的價格談判中處於不利位置。
這反映出一個更廣泛的問題:高科技醫療設備行業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成本、供應鏈穩定性與市場競爭力。Intuitive Surgical依賴墨西哥和中國的生產基地,意味著它必須在地緣政治風險和成本管理之間做出艱難抉擇。
此外,該公司的策略調整空間有限,且短期內難以從外匯波動中獲得顯著好處,這提醒投資者和業界管理層,未來的競爭將更加依賴企業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而非單純依靠成本優勢。
總結來說,Intuitive Surgical的情況是全球貿易政策變動對醫療科技行業的縮影。未來企業若要維持優勢,除了技術革新外,還需在供應鏈多元化與風險管理上做足功課,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穩健發展。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