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用Mac Studio取代Windows PC一週 – 到目前為止的體會
Cesar Cadenas/ZDNET
我從來不是一個Apple的粉絲。大部分我擁有的科技產品都與Windows或Android有關。我從未擁有過iPhone,除了幾次之外,我也從未長時間使用過Mac。然而,在ZDNET工作讓我有機會嘗試一些我可能永遠不會接觸到的硬體。經過一週的測試Apple最新的M4 Max Mac Studio,我開始認真考慮轉換陣營。
我個人的一個小毛病就是對雜亂的厭惡。我不喜歡桌上堆滿東西,電線四處亂飛。Mac Studio則完全相反,擁有緊湊的外形和最少的電纜。Apple重新設計了其桌面設備,佔用的桌面空間更少,尺寸僅為7.7 x 7.7英寸。雖然高度接近四英寸,但這並不成問題;Mac Studio不會遮擋你的顯示器視野。
ZDNET推薦
Apple Mac Studio (M4 Max)
Apple最新的桌面電腦配備最高28核心CPU、60核心GPU和32核心神經引擎,增強了處理能力。
我知道Apple的M4 Max是一款強大的芯片,但知道和親自體驗是有很大不同的。第一天使用這款系統單晶片(SoC)時,我的感受非常好。由Apple Intelligence驅動的功能運行得非常迅速。Siri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更強,與它對話變得容易多了。我不需要重複它的名字多次,便能清楚表達我的需求。
隨著一週的推進,M4 Max的表現愈加出色。多標籤瀏覽毫無障礙,我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完全沒有任何延遲。在測試過程中,Apple還提供了一個Studio Display。我忍不住試了一試,首先啟動了Netflix觀看幾部節目。像《烹飪課程大戰》的內容看起來非常好,即使在工作負載增加的情況下,小型桌面上的程序依然運行流暢。
我還在Mac Studio上玩了幾款遊戲。Steam上有一些支持Mac的遊戲庫。一開始我擔心測試遊戲運行不佳,但結果讓我欣喜地證明了自己錯了。Steam上的遊戲都運行良好,遊玩體驗既有衝擊感又流暢。
基準測試提供了更清晰的硬體能力圖景。我運行了Cinebench 2024,這是一款測試電腦渲染複雜圖像和圖形能力的軟件。根據該應用,這款芯片獲得了2094的分數。為了給這個分數一個具體的參考,M1 Max芯片大多數用戶可能正在使用,分數為791。這使得M4 Max的性能幾乎是第一代Apple自家芯片的三倍。
我還進行了其他基準測試,最著名的是Geekbench,它測量電腦的處理能力。我不會透露具體結果,但可以告訴你,Mac Studio的表現非常優異,無意外地比高端MacBook Pro的性能更好。
Image Playground是除了Siri之外的另一大AI功能。雖然它可以生成個人資料圖片,但質量遠不及其他圖像生成器,如Adobe Firefly。然而,對於大多數Mac用戶,尤其是對Studio感興趣的用戶,你可能會利用專用的NPU和處理能力來運行自定義AI代理、腳本、多步驟自動化等,這些都是這款電腦應該能夠輕鬆處理的。
第一方配件是Apple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Studio Display,Apple還送來了Magic Keyboard、Magic Trackpad和Magic Mouse供我測試。對我來說,鍵盤的鍵程剛好,符合人體工學,讓我想起了Plugable摺疊鍵盤。
然而,Magic Mouse的表現就不太理想了。即使將追蹤速度調至最大,光標的移動還是太慢。幸運的是,Trackpad的使用體驗要好得多,此外,你也可以選擇第三方外設,只要它支持MacOS手勢和輸入。
到目前為止,我對新款M4 Max Mac Studio的體驗大致上是正面的。我期待著這個小銀盒子還能做些什麼。它會說服我最終放棄Windows嗎?只有時間能證明,所以請持續關注我對Apple最新超級電腦的評測。
—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分享了他對M4 Max Mac Studio的使用經驗。這不僅是一次產品測試,也是他對Apple生態系統的一次深刻反思。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面臨從Windows轉向Mac的選擇。這篇文章引發了對於操作系統選擇的思考,特別是在新一代硬體性能提升的背景下,是否應該勇敢嘗試新的平台。或許,未來的科技趨勢不僅是硬體的競爭,更是用戶體驗的革命。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