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調查:信貸瑞士崩潰的真因是管理層失責

瑞士調查指責瑞信監管失職,但主要責任在於管理層

瑞士(路透社) – 瑞士立法機構在調查瑞信的倒閉後,呼籲對金融行業進行更嚴格的監管,並對當局的表現提出了不利評價,同時將瑞信解體的主要責任歸咎於該銀行的管理層。

在週五發佈的長達569頁的報告中,立法機構揭露了瑞士在監管方面的官僚主義,批評監管機構過於秘密和不信任,並在2023年3月導致瑞信倒閉的危機中反應不夠果斷。

瑞士的競爭對手瑞銀(UBS)在政府主導的救助行動中,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瑞信。

2023年6月,瑞士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對瑞信崩潰的官方反應進行調查,並私下進行了對相關人員的訪談。

政府表示將根據調查結果來制定銀行業改革的計劃。

報告開頭指出:“(委員會)認為瑞信多年的管理不善是導致危機的原因。”

該委員會詳細記錄了瑞信的混亂最後日子,並批評在財政部官員、央行和市場監管機構FINMA之間的危機會議中缺乏透明度,呼籲未來要保留書面記錄。

然而,報告指出,委員會並未認為當局在瑞信危機中有任何因果不當行為,並認為他們阻止了一場全球金融危機。

167年歷史的瑞信,曾是瑞士金融體系的支柱和該國第二大貸款機構,其解體使瑞士僅剩一家主要的國際銀行,而這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超過整個經濟體系。

瑞士政府在4月提出“太大而不能倒”計劃,以確保瑞銀不會重蹈瑞信的覆轍,主要集中在讓該銀行持有更多資本。但政府承諾在PUK報告發佈後才會提供更多具體細節。

委員會的結論未對如何改革銀行業提供具體建議,但30條建議和要求緊密圍繞著4月的提案。

該委員會促請政府加強FINMA,並確保對系統性重要銀行如瑞銀的外國分支機構給予“適當考慮”,因為當局已表示這些銀行可能需要更大的資本緩衝以應對危機。

PUK報告還指出,金融行業的獎勵機制不應失衡,因為瑞信管理層在2010年至2022年間獲得的獎金超過了該銀行在此期間的340億瑞士法郎(約合379億美元)的虧損。

委員會批評FINMA在瑞信解體前幾年給予該銀行在資本要求上的減免,並敦促政府在未來限制此類讓步。

瑞銀則主張,系統性重要銀行已擁有足夠的資本,過高的要求可能會損害業務並削弱瑞士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非正式會議的隱秘性

官員們討論瑞信可能的倒閉已有數月,但報告發現,很多討論都是臨時的,缺乏透明度。

特別是,調查對前財長烏利·毛雷(Ueli Maurer)如何與繼任者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分享有關銀行的信息提出質疑,後者於2023年上任。

毛雷與前瑞士國家銀行行長托馬斯·喬丹(Thomas Jordan)發起的非正式“非會議”創造了一個“平行格式”,以應對危機管理,毛雷告訴立法者,他擔心會有損害性的洩露。

為了安撫市場,毛雷在2022年12月公開支持瑞信,並告訴瑞士電視:“你只需讓他們靜待一兩年。”

但在他準備將職位交給凱勒-蘇特時,他並未充分警告她,報告指出,他在聖誕期間告訴她,該銀行的情況是穩定的。

PUK得出結論認為,關於瑞信檔案的部門交接並未理想進行,實際上並未進行檔案交接。

儘管報告指出凱勒-蘇特為程序注入了更多緊迫感,但她因未能及時向內閣通報危機可能的發展而受到批評。

報告指出,因為高層官員以密閉的方式處理危機,內閣只有在2022年底瑞信最終崩潰的最後幾天才了解到事件的進展。

這一事件反映出瑞士金融監管體系的脆弱和缺乏透明度,未來亟需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這次調查不僅揭示了瑞信的管理層在危機中的失職,還強調了監管機構在危機應對中的不力,未來的監管改革勢在必行,否則將可能重蹈覆轍。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