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道指收升 特朗普關稅暫時恢復 美股投資者淡定應對
華爾街周四收市報捷
美國股市周四以全線上升作收,三大指數錄得溫和升幅,投資者消化企業消息及貿易政策變動。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升117點,收報42,216點,升幅0.3%。標普500指數升0.4%,報5,912點。納斯達克指數升0.4%,報19,176點。追蹤細價股的羅素2000指數亦升0.3%,報2,074點。
市場焦點落在一宗法院裁決上。聯邦上訴法院決定,前總統特朗普大規模徵收的關稅將暫時維持有效——這是繼下級法院裁定相關程序「不合法」並叫停關稅僅一天後的逆轉。雖然美國貿易政策因此再添不確定性,但市場反應相當冷靜。
Nvidia成為亮點,公佈第一季收入超預期,股價急升逾3%。雖然公司警告第二季因美國對華出口限制,或損失80億美元銷售,但投資者選擇無視,對大型科技股能否抵禦貿易緊張局勢充滿信心。
隨着業績季踏入尾聲,投資者目光轉向即將公佈的通脹數據,以及聯儲局對利率走向的最新訊號。
關稅大戰再起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暫時回歸。聯邦上訴法院臨時批准關稅維持有效,這與前一天貿易法院叫停多項關稅的裁決背道而馳。早前裁決指特朗普政府徵收關稅的程序「不合法」,包括針對中國的關稅及報復性關稅。然而,鋼鐵、鋁及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則未受影響。
目前形勢膠著。上訴法院給予特朗普政府至6月9日提交辯護,白宮明言會打到最高法院,並強調法律訴訟不會阻礙特朗普繼續推進其關稅重經濟政策。
Nvidia獲分析員看好
儘管面臨美國對華出口限制,Nvidia最新業績仍獲華爾街分析員一致看好,認為其基本面強勁、AI伺服器部署加速、毛利率改善。美銀指出Blackwell架構全面量產、中國銷售展望改善,長遠每股盈利可達10美元,自由現金流率逾50%。瑞銀亦強調,Nvidia每週向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交付近千套Blackwell伺服器,供應鏈動能強勁。即使中國禁令令數據中心收入損失25億美元,兩大行均預期需求堅挺,第三季銷售有望部分反彈。
個股動態
波音(Boeing)股價上升,因行政總裁宣布2025年底前737 MAX月產量將增至47架。C3.ai公佈第四季業績超預期,股價飆升逾26%,受惠於生成式AI產品需求及合作夥伴推動。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第二季每股盈利2.05加元,勝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第二季盈利按年升11%,受惠於收購滙豐加拿大及財富管理表現。Best Buy業績參差,下調2026財年指引,指關稅推高電子產品成本。Tesla因馬斯克正式離開特朗普白宮,市場視為公司可專注自動駕駛及機械人業務,股價上升。HP下調全年每股盈利預測,指美國關稅推高成本,股價跌逾6%。
午市概況:走勢反覆
午市時段,美股走勢反覆,道指跌0.2%,標普500微升0.2%,納指升0.5%。Nvidia業績強勁,帶動科技板塊領漲。貿易法院暫時叫停特朗普關稅,亦帶動受貿易影響股份上升。不過,Best Buy、HP等零售及硬件股則因關稅成本上升而受壓。整體氣氛審慎樂觀,投資者密切留意華府及聯儲局下一步動向。
關稅裁決添不確定性
分析員警告,法院推翻部分特朗普關稅政策,令本已動盪的市場及企業再添不確定性。瑞士銀行Ipek Ozkardeskaya形容這裁決是對「混亂」決策的遲來修正,若最終全面取消關稅,或會帶動全球股市、美匯及商品齊升。不過,聯儲局在政策未明朗前,料不會輕舉妄動。Comerica銀行Bill Adams認為,訴訟只會加劇企業投資及招聘的觀望情緒。XTB的Kathleen Brooks則指出,法院只針對關稅實施程序,未觸及實質內容。白宮已提出上訴,最高法院大戰在即,Brooks預期關稅仍是「生活現實」,全球經濟展望繼續蒙上陰影。
美國經濟增長乏力
2025年首季美國實質GDP第二次預估,確認經濟持續疲弱,政策不確定性——尤其是關稅——嚴重拖慢增長。Comerica首席經濟師Bill Adams指出:「政策不確定令經濟上半年陷入慢車道。關稅不明朗導致企業投資及招聘放緩,靜待局勢明朗。」GDP數據顯示,消費者及企業預期價格上漲,轉向進口,減少本土消費及服務。雖然裁員規模不大,但勞動市場壓力開始浮現,5月中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創2021年底新高,反映失業者待業時間延長。展望未來,Comerica預期第二季GDP或再收縮或僅溫和增長,進口高企,消費及企業支出審慎。雖然暫不預期衰退,但隨貿易紛爭淡化、稅務寬減成為焦點,下半年有望反彈。
樓市數據疲弱
美國4月待完成樓宇買賣指數按月急跌6.3%,遠遜預期,亦較3月的6.1%升幅大幅轉差,指數由76.5降至71.3,顯示樓市活動明顯放緩。
經濟動力減弱
最新數據進一步印證美國經濟動力減弱。首季GDP按年收縮0.2%,雖較預期0.3%跌幅為少,但較去年第四季2.4%增長出現明顯逆轉。個人消費增長亦由初值1.7%下修至1.2%,需求明顯減弱。勞動市場方面,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至24萬,高於預期,連續申領人數亦上升,反映求職者待業時間拉長,顯示就業市場開始轉弱。
科技股帶動華爾街高開
受Nvidia業績帶動,納指高開1.3%,報19,348點;道指則較為淡靜,報42,149點,微升。市場正消化Nvidia亮麗業績及特朗普關稅裁決的潛在影響。
白宮淡化非法關稅裁決
白宮貿易顧問Navarro表示,特朗普政府對貿易法院裁決有「強有力理據」上訴,並有多種貿易選項。他強調有「無可置疑」的經濟緊急狀況支持特朗普繞過國會立法,並稱「實際上沒甚麼改變」,貿易協議仍會推進。特朗普顧問Hassett補充,三項貿易協議已接近完成,更多協議將陸續有來。納指期貨升1.3%,標普期貨升0.8%。
美國首季GDP收縮0.2%
美國首季GDP按年收縮0.2%,較初值0.3%跌幅為少,惟較去年第四季2.4%增長大幅放緩。官方指出,首季GDP下跌主要因進口增加(GDP計算中為負項)及政府開支減少,部分由投資、消費及出口增加抵銷。
編輯評論:美國經濟與貿易政策的「懸崖邊緣」遊戲
今次美國法院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覆裁決,凸顯美國貿易政策已淪為政治拉鋸戰場,經濟決策的可預測性正被法律程序及黨派利益蠶食。對於香港及亞洲投資者來說,這種「懸崖邊緣」式政策不但加劇全球供應鏈的不穩,亦令企業難以作中長線規劃。
Nvidia業績雖然亮眼,但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及美國出口限制的風險,正好反映科技巨企在地緣政治下的脆弱。即使美國科技股暫時能以創新及規模優勢應對波動,但一旦中美科技戰升級,連帶全球資本市場都難免受拖累。
此外,樓市及消費數據轉弱,勞動市場開始出現裂縫,反映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正逐步流失。關稅政策及貿易不確定性,最終會否令美國經濟「自食其果」?還是如部分分析員預期,隨政策明朗及稅務寬減,下半年會出現反彈?這將考驗聯儲局及美國政商界的智慧。
對香港而言,如何在中美博弈下保持彈性,善用政策空間,才是未來避險與增值的關鍵。美國「關稅政治化」的教訓,亦值得本地政策制定者深思——經濟政策若淪為政治籌碼,最終損失的,絕不只是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