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終結拜登時代美國AI晶片出口限制夢想
拜登AI擴散限制正式壽終正寢
拜登政府備受爭議的AI擴散(AI Diffusion)規則,原定本週起限制美國GPU及AI加速器的出口,如今正式被廢除。美國商務部周二兌現早前承諾,撤回這項出口管制,理由是這些規定會「扼殺美國創新,並為企業帶來繁重的監管負擔」。
商務部聲明指出:「AI擴散規則同時會損害美國與數十個國家的外交關係,令這些國家被降格為二等地位。」
拜登時代AI出口限制的初衷與反彈
這套AI擴散框架,是拜登政府最後日子頒布,目標是限制美國AI晶片出口至美國及少數盟友以外的大部分國家。當時希望藉此迫使相關國家加強安全措施,防止美國AI技術經轉口或走私流入中國。
雖然部分業界人士歡迎拜登時代的限制措施,但更多美國科技企業則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如果其他國家無法從美國獲得所需AI基礎設施,最終只會轉而向中國購買。
特朗普政府計劃另起爐灶 細節仍未明朗
特朗普政府現時打算自行訂立新的規則取而代之,不過除了空泛的措辭和模糊的承諾要保障美國國家安全外,具體細節依然未有交代。
同時,美國商務部亦發出指引,警告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供應商不要對中國AI模型開發者在其雲端平台上活動視而不見。雖然美國貿易政策多年來已禁止中國企業進口美國最先進的晶片,但對於中國企業在境外租用雲端數據中心所需基礎設施,卻幾乎無法限制。
出口管制新指引:雲端服務與AI軍事用途
周二,商務部轄下的工業與安全局(BIS)亦對出口管理規例作出澄清,警告晶片製造商在向外國雲端服務供應商出售AI加速器時,可能會受出口管制約束。
這些規定早已禁止美國人——包括美國雲端服務商及數據中心營運商——在未經允許下,為敵對國家軍事情報或武器開發的AI模型提供技術或合約服務。最新更新進一步說明,若晶片製造商知悉其出售的加速器最終會被敵對國家用來訓練AI模型,則必須獲得美國政府批准。
換言之,官方提醒晶片商,如果外國雲端服務商的客戶被發現協助中國軍方訓練AI模型,就會惹上大麻煩。
這些管制不僅限於未來的AI加速器出口,日後「境內轉讓」外國雲端服務商現有GPU庫存時,只要知道這些晶片會被用於訓練敵對AI,也需要事先獲批。
華為Ascend AI加速器全球禁用 疑用美國技術
除了上述指引,BIS亦警告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Ascend系列AI加速器均屬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理由是這些產品極可能在未獲授權下採用美國技術。華為Ascend系列現時是中國本土對抗Nvidia的最強AI晶片之一。
編輯評論:美國AI戰略轉向,全球科技格局何去何從?
這次特朗普政府推翻拜登時代AI晶片出口限制,表面上是為了減輕美國企業的監管壓力和維護創新優勢,但背後其實反映出美國在AI產業全球競爭格局中的深層焦慮。拜登政府的「AI擴散」政策,其實是希望以技術封鎖來遏制中國AI發展,並維持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不過,這種「一刀切」做法,反而可能刺激各國加速自主研發,甚至促使全球AI供應鏈分裂。
特朗普政府雖然暫時撤回限制,但明顯未有放棄以國家安全為由進行技術管控,只是手法將會更靈活甚至更具針對性。這種「選擇性開放」策略,或許短期內有助美國企業搶佔市場,但長遠來看,全球AI產業將會出現更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特別是雲端服務和跨境數據流動,已成為美國無法完全控制的灰色地帶。
另一方面,華為Ascend等中國本土AI晶片的崛起,正好說明技術封鎖未必能長久奏效。美國的出口管制越嚴,中國等對手反而會更加投入資源自主創新,最終甚至可能出現「技術脫鉤」的新冷戰格局。
對香港及亞洲科技產業來說,這場AI晶片戰爭既是風險也是機遇。一方面,區內企業要提防美國出口規則突變帶來的供應鏈震盪;但同時,亦可趁勢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減少對單一技術來源的依賴。未來全球AI競賽,關鍵不再只是單一國家的技術領先,而是誰能在多變的國際環境下,靈活整合各方資源,創造出具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圈。
總結而言,特朗普撤回AI晶片出口限制只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真正的AI地緣政治較量,才剛剛進入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