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版權局局長席拉·珀爾穆特被白宮突然解僱
美國國會圖書館代理館長羅伯特·紐倫(Robert Newlen)週六發電郵通知員工,白宮已經解僱了版權局局長兼版權登記官席拉·珀爾穆特(Shira Perlmutter)。紐倫在簡短的信中表示,珀爾穆特是透過電郵被終止職務,該郵件的副本已被《華盛頓郵報》取得。此事發生於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兩天前解僱國會圖書館館長卡拉·海登(Carla Hayden)之後,而海登於2020年10月委任珀爾穆特。
珀爾穆特本人拒絕就被解僱一事發表評論,版權局發言人亦確認了她被解僱的消息。白宮於週日未有回應相關查詢。
消息公布後,國會圖書館的員工表示擔心,認為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解僱的對象。一名員工因害怕報復而要求匿名。
人工智能報告或成解僱導火線
珀爾穆特領導的版權局本月發布了一份超過100頁的人工智能(AI)報告,報告中對利用版權作品訓練AI系統提出了疑慮。部分員工懷疑,此報告可能是她被解僱的原因。
報告指出:「生成式AI的多個發展階段涉及使用版權作品,這些行為涉及版權持有人的專屬權利。」關鍵問題在於這些明顯侵權行為是否能被合理使用(fair use)原則所豁免。報告暫未建議政府介入。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馬斯克(Elon Musk)主導的美國「DOGE服務」致力於減少聯邦開支和公務員人數,並試圖利用AI推動政府大規模改革。DOGE計劃整合聯邦數據庫,讓AI工具可搜尋並加速識別可削減的項目。
馬斯克擁有人工智能公司xAI,並曾在社交平台X(前Twitter)回應「刪除所有知識產權法」的言論表示認同。版權局每年審核數十萬申請,為國會提供知識產權建議並制定相關規範。
馬斯克週日下午未回應置評請求。
民主黨議員及音樂家聯盟譴責解僱行為
眾議院行政委員會民主黨首席成員約瑟夫·莫雷爾(Joseph Morelle)週六發表聲明,指珀爾穆特被解僱與版權局發布AI報告的時間點「絕非巧合」,批評白宮此舉是「無法律依據的公然權力攫取」。
美國音樂家聯盟亦發聲明表示,珀爾穆特被解僱將「損害整個版權社群」。聲明中稱讚珀爾穆特深知「人類創造力與作者權是版權法的基石」。
海登成首位被特朗普解僱的國會圖書館館長
本週四,海登收到電郵得悉被解僱。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週五表示,海登推行多元化、公平與包容計劃,並在圖書館為兒童擺放「不適當的書籍」。
國會圖書館館長由總統任命、參議院確認,通常不會隨新政府更替而更換。上一次總統更換館長是在1861年。
前副館長紐倫週四電郵員工表示,將暫代海登職務,直至接獲進一步指示。兩天後,他通知員工珀爾穆特被解僱,並承諾會持續更新訊息。
—
編者評論與深入分析
珀爾穆特被突然解僱的事件,表面上看似是行政人事調整,但背後透露出美國政府在人工智能和知識產權領域政策的劇烈變動與政治干預。版權局發布的AI報告提出了關於生成式AI使用版權作品的法律灰色地帶,這正是當前科技與法律碰撞的核心問題。珀爾穆特的報告謹慎而理性,沒有急於呼籲政府介入,但卻觸動了某些利益集團或者政治力量的敏感神經。
唐納德·特朗普政府與馬斯克的合作關係,尤其是DOGE服務利用AI推動政府裁員和數據整合的策略,反映出一種以效率和成本削減為主導的治理思路。這種思路可能忽略了對知識產權和創作者權益的保護,甚至可能對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傷害。馬斯克公開支持「刪除所有知識產權法」的言論,更是激起了版權界的強烈反彈。
從政治角度來看,海登和珀爾穆特的雙雙被解僱,顯示白宮企圖在文化和知識領域推行更符合其政治意圖的管理策略,甚至不惜打破長久以來的慣例。這種做法會否引發政府機構內部的恐懼與不安,削弱專業運作,值得關注。
對香港讀者而言,這事件提醒我們,科技創新與法律規範的平衡極為重要。面對AI帶來的衝擊,如何在鼓勵創新和保護創作者權益之間取得平衡,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同時,政府干預文化機構和知識產權管理的政治風險,也值得我們警惕,因為這關乎言論自由、文化多樣性及社會公正。
最後,這場風波凸顯了知識產權政策的前沿戰場已經從傳統的版權爭議,轉向了數字時代的人工智能。未來如何制定合理的法律框架,既保障創作者權益,又不阻礙技術進步,將是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共同課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