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鋼鐵廠集會讚揚日美鋼鐵協議 但未明確批准合併案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五在賓夕法尼亞州西米夫林的一場政治集會上,讚揚日本新日鐵(Nippon Steel)與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達成的“協議”,但沒有明確表示批准這宗外交敏感的合併案。
在匹茲堡附近的舞台上,掛滿“美國鋼鐵”標語,特朗普向超過1600名聽眾,包括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宣稱美國鋼鐵會繼續保持美國企業身份,同時稱讚其潛在的日本合作夥伴。他說:「我們今天聚集在這裡,是為了慶祝一項重磅協議,確保這家歷史悠久的美國公司繼續是美國公司。你們會繼續是美國公司,知道吧?但我們會有一個好夥伴。」
不過,他隨後又稱,這筆交易仍需他最終批准,尚未決定是否允許新日鐵如期完全收購美國鋼鐵。他對記者說:「我必須批准與新日鐵的最終協議,但我們還沒看到那份最終協議。」
這宗最初於2023年提出的新日鐵收購案,在政治上牽動賓夕法尼亞這個重要州份及其強大的工會藍領工人,並令原本友好的東京與華盛頓關係出現緊張。支持者希望特朗普此行能終結新日鐵長達18個月、飽受工會反對和兩次國家安全審查阻撓的收購努力。
然而,特朗普週五的發言未透露他將批准何種條件的協議,或是否即將正式放行。他向工人保證,美國鋼鐵將「由美國控制」,不會裁員,且新日鐵將投資數十億美元現代化鋼廠,提升產能。他又向記者暗示,公司董事會將由美國「控制」。
此外,特朗普宣布將於周三實施計劃,將進口鋼鐵關稅由25%翻倍至50%。他說:「我得告訴你們,新日鐵一直來問我,我一直拒絕——絕不可能。」並強調「我會密切監督這件事。」
白宮及兩家公司均未對交易進展置評。特朗普上週五在社交媒體發文宣布集會並似乎支持合併,令美國鋼鐵股價飆升逾20%,投資者押注他將很快批准。到星期日,他又表態稱這是新日鐵的「部分所有權」投資,而非全面收購,令外界疑慮重重。
美國鋼鐵總部設於匹茲堡,這座城市曾是美國製造業的象徵,隨著「鐵鏽帶」鋼鐵廠和工廠被國際競爭對手取代,曾經的榮光逐漸褪色。特朗普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險勝賓夕法尼亞,該州的工業命運與政治走向息息相關。
新日鐵副主席森孝宏在特朗普致辭前表示:「若無特朗普總統,我們不會有今天。他批准了我們的合作,保障了公司的未來。」
不過,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生週五在華盛頓表示,對此合併案仍無法置評,因美方尚未正式宣布。他說:「我知道特朗普總統在社交媒體上的各種報導和發言,但美國政府尚未有正式公告。」
根據規定,特朗普須在本週四前決定是否正式批准或否決此交易,因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上週完成了第二輪審查,但決策期限可能會延後。
整個過程充滿波折。新日鐵2023年12月提出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期望借助兩黨基建法案提升鋼鐵需求。但交易從一開始就面臨阻力,拜登和特朗普均宣稱美國鋼鐵應繼續由美國人擁有,爭取選民支持。拜登政府去年1月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交易,雙方隨後提起訴訟,指控審查過程不公,白宮則予以否認。
隨特朗普上台,該合併案獲得新機會,特朗普政府上月開啟45天新的國家安全審查。不過,特朗普公開言論從歡迎新日鐵「投資」到暗示只會給予少數股權,令投資者信心不足。
路透社上週報道,新日鐵計劃投資140億美元於美國鋼鐵營運,包括若獲批准,將投入40億美元建造新鋼廠。
—
評論與啟示
這宗跨國鋼鐵收購案不僅是商業交易,更深刻反映了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局勢下的國家利益與產業安全博弈。特朗普在集會上口頭支持卻未明確批准,展現出他在經濟民族主義與國際合作之間的微妙平衡。美國鋼鐵作為美國工業象徵,牽動著數以千計藍領工人的生計,也成為政治角力的焦點。
特朗普將關稅大幅調升,意圖保護美國鋼鐵產業免受外國競爭,但同時又對外資入股保持戒心,反映出他對「美國企業主權」的高度敏感。這種政策既可能吸引外資帶來資金與技術,又可能因不確定性加劇企業與市場的猶豫,甚至引發國際貿易緊張。
此外,這起交易凸顯美國國內政治與產業政策的複雜交織。拜登與特朗普兩任政府均以「美國控制權」為由阻撓合併,表明美國對於關鍵產業的外國投資持謹慎態度。這背後是對供應鏈安全、國家安全及就業保護的多重考量。
從更宏觀角度看,此案也反映出全球化下國際企業跨境併購的挑戰。儘管資金和技術交流是必然趨勢,但國家主權和戰略產業保護仍是壁壘。未來,跨國企業必須在尊重各國政策框架下,尋求共贏方案,而政府則需在開放與保護間找到平衡點。
對香港讀者而言,這提醒我們在全球經濟變局中,政策與市場的互動日益複雜,企業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治風險與政策變動,才能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